历史人物
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
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刘庄在位时期的民族政策。
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
1.对匈奴关系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的不足,对匈奴的策略由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帝册封南匈奴,而且还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和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帝于是和公卿们商量,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不攻击北匈奴,又和他们和亲。北匈奴不怕我们,南匈奴也会对我们有二心的。光武帝于是决定不和北匈奴和亲。
刘庄在位期间,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游牧民族侵扰的威胁,使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刘庄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永平十六年(73年),刘庄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从此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
自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至此,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六十五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复置西域都护。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守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经营西域
光武帝刘秀在建武十二年(36年)统一全国后,致力于内部建设。对匈奴转为战略防御,对西域各国要求重设都护和遣送质子入朝的要求予以拒绝。这在当时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经过东汉初年约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东汉的国力大为恢复。在刘庄去世的前三年,刘庄决定重新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派耿秉(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窦固(东汉功臣窦融的侄子)率大军进攻北匈奴。耿、窦各率一路,窦军一直打到天山,耿军攻到三木楼山。大获全胜。两年后,耿、窦又率兵出西域,进攻车师国。车师国后王和前王相继投降。
在击败北匈奴后,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带着三十六个人纵横于西域,在鄯善国袭击并全歼了北匈奴使团。班超在西域活动的结果是西域都护重建,班超动辄带着西域诸国的部队,打击那些不肯听命的国家。
刘庄时对北匈奴和西域的策略,也为后来时彻底消灭北匈奴、控制西域打下了基础。
3.拓地西南
明帝永平年间,西南夷中汶山以西的白狼等百余国、六百万人在益州刺史朱辅的招徕下归顺汉朝,白狼王唐菆作歌三章,越过邛崃山,亲赴洛阳朝见明帝,是为白狼王歌。
永平十二年(69年),西南夷中的哀牢国王柳貌遣子内附,汉朝在其地设置哀牢、博南两县,再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相关文章
-
明德皇后被立为皇后的原因
汉明帝的皇后,明德皇后是一位贤后,但是她最初是入太子宫,汉明帝登基的时候,她只被封为贵 ... -
汉明帝明德皇后被选入太子宫原因
明德皇后,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马皇后被选 ... -
汉明帝时期的文化政策
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在文化方面 ... -
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
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 ... -
汉明帝时期的为政举措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文帝一家是以光武帝刘秀为历史原型的,目前的剧情来看,马上就要废宣后 ...
相关推荐
-
明德皇后被立为皇后的原因
汉明帝的皇后,明德皇后是一位贤后,但是她最初是入太子宫,汉明帝登基的时候,她只被封为贵 ... -
汉明帝明德皇后被选入太子宫原因
明德皇后,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马皇后被选 ... -
汉明帝时期的文化政策
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在文化方面 ... -
汉明帝时期的民族政策
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 ... -
汉明帝时期的为政举措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文帝一家是以光武帝刘秀为历史原型的,目前的剧情来看,马上就要废宣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