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丝绸之路人物:丝绸之路上有哪10位大神级人物?

日期:2017-08-06   来源:网络

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享年70岁。每个时代都呼唤伟大人物的出现,正当中国第一次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时刻,鸠摩罗什从丝绸之路上翩翩走来。他传奇的经历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也点亮了丝绸之路上的灿烂佛光。

200多年后,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他就是玄奘。与汉朝的官方出使不同,魏晋隋唐时代的西域使者,以民间的宗教人士最为突出。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27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从梦回西域的起点,西行取经,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抵达天竺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

玄奘

公元631年的秋天,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在这个高僧云集的寺院,弥漫着极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数以万计传承佛法的学者。来自遥远大唐的高僧,受到了极其崇高的待遇,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还专门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那烂陀严谨而开放的学术氛围,令玄奘非常欣慰。

玄奘在那烂陀苦学习了五年,西行求法的使命已经完成,玄奘渴望立即返回大唐。而一次次不期而至的辩经,成为了最大的障碍。因为,玄奘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东印度的国王与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互不相让,都希望召见玄奘,玄奘不得不推迟回国的计划。

与玄奘见面之后,戒日王召开了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全部参加,观看玄奘讲经,并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大会持续了十八天,可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人能挑战。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

公元641年夏,玄奘离开印度,满载大量经文,返回大唐。

玄奘西游记,无论在佛教史还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一盏明灯。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玄奘让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帝国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玄奘西行成功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西游记》: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其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玄奘之路”就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深入骨髓。

李白、马可波罗: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说:“唐朝诗人李白,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李白出生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托克马克西南8000米的阿克别希姆故城。长2500千米的天山碎叶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也是最为险峻的古代山路。这个漂泊者家族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游侠。丝绸之路在此与一个天才诗人相遇。

李白

唐朝,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但李白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本是西域人,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西域风在李白的诗中常常流露出来。他写过一首《寄远》,怀念西边遥远地方的一位女子,如《塞下曲》、《战城南》、《幽州胡马客歌》。李白的血液里,涌动着胡腾舞的音乐,宝蓝色的幻思与琥珀般的酒色,涌动着中古时代西域文化的热烈激情,豪放及其神秘的瑰丽。李白喜欢听西域音乐,看西域歌舞。在长安时,写过一首著名的名篇《少年行》:“五陵年少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李白代表了民族文化复苏的一个伟大的传奇。李白是中华大地之子,也是西域天山之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不只是李白是帝国开放时代的受益者,在种族歧视的元朝,对于远涉而来的马可波罗,忽必烈先生张开了臂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腐败官僚等特权阶层是怎样搞垮汉朝的?
下一篇:传奇女子三毛罕见组照

Copyright © 2017-2025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