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清明节的来历:唐玄宗时正式成为祭奠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早些时候,人们普遍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农历),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作为节日,它是由寒食节延伸来的。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也就是清明的前两天。从这天开始,家家断火三日,冷饮冷食,从朝官到庶民都严禁用火。国家还给官吏们放几天假,让人们上坟扫墓,踏青春游。扫墓时,人们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都市人们出郊踏青,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至暮而归。秦以前已有祭墓事,唐时始盛行。
后来,清明节的内涵不断丰富,清明节既含指节气,又包括了纪念的意义。春秋时期,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奉晋文公,使其得以生还。后介子推功成名就隐居绵山,而晋文公放火焚山,逼介子推复出作官。哪知介子推执意不肯复出,抱树而死。有人为介之推鸣不平,便写了一首诗来讽刺晋文公的忘恩负义。这首诗是这样的: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后来此诗慢慢地流传开,最后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后悔不已,被介子推所感动,下旨规定介子推殉主之日严禁烟火,吃寒食,年年如此。
此后,在清明之日称“寒时节”,也称清明节。在一年当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日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喜欢清明节,喜欢清明时节美好的风清物宜,也欣赏清明节丰富的内涵。
在许多学者看来,清明节的来历并非前面说的那样简单。它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初的大禹治水,确有天清地明之功;武王伐纣,被誉为“肆伐大商,会朝清明”;秦皇不时起居于墓侧,则有祭奠之意。而这一切又都发生在“清明风至”之时,到了公元732年,唐明皇来得干脆,他频布了一道御旨:“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使之永为例程。”从此以后,人们把清明作为祭奠先人的节日就成为定制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清明节的来历:唐玄宗时正式成为祭奠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5日前后。早些时候,人们普遍认为,清明节即 ... -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是近期追剧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该剧最近在各个短视频APP上爆火 ... -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的重要桥段之一,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 ... -
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
近期,有关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个话题,大众关心的方面还 ... -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是近期备受瞩目电视剧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在开拍之前就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