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的起源与设立目的
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纪念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杀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1993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表了《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
节日起源
1960年11月25日,3位多米尼加女性——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杀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1年7月,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1993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表了《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
1999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由多米尼加共和国提出、60多个国家支持的倡议,将每年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这一纪念日确立的初衷是消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暴力”一词显然包含了更丰富的含义。
在2015年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中,采用去性别化的用词“家庭成员”,来定义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尽管也有人认为,“家庭成员”这个限定仍然过于狭窄了,同居者等各种拟家庭关系的成员也都应当包括进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立法概念的拓展,反映着立法者的社会视野和理解能力也在不断丰富拓宽。
当家暴的受害者不再只是妇女儿童等传统意义上的“弱者”,形式也不再只是普遍认知的身体虐待,而是包含了情感冷遇、言语辱骂等更多形式,更多人也被呼唤着关注定义背后的问题:怎样才是对待亲人的合适方式?怎样识别、帮助遭遇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怎样从整个社会的层面,减少家庭暴力,促进更和谐的交流和沟通?
节日简介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999年,联合国大会将11月25日定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请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这一天举办活动以提高公众对此问题的认识。自1981年起,妇女问题活动家就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反对暴力日。选定这一日子是因为1961年的这一天,多米尼加统治者拉斐尔·特鲁希略下令残酷谋害多米尼加共和国政治活动家米拉巴尔三姐妹。90年代以来,妇女团体反对暴力的“专项运动”,又从11月25日一直延续到12月10日共16天。俗称“16天运动”。
各国做法
土耳其
2019年11月25日,土耳其民众放飞气球纪念“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
中国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和中国女法官协会首次联合发布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出多方联合治理、对家暴坚决说“不”的鲜明信号。相关人士表示,反家暴法确立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意在为家暴受害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但仍遭遇家暴受害人“不知道、不愿用、不敢用”,举证难与执行难等多重现实困境。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的起源与设立目的
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纪念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1960年11月25 ... -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是近期追剧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该剧最近在各个短视频APP上爆火 ... -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的重要桥段之一,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 ... -
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
近期,有关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个话题,大众关心的方面还 ... -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是近期备受瞩目电视剧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在开拍之前就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