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中国跨火盆的习俗怎么来的
跨火盆是我国古代礼仪之一,此俗的意义在于趋吉避凶,变祸为福,跨火之举则有远离不祥、兴旺蓬勃的象征。这种习俗,在中国其它地方也有保留。例如广东雷州叫“过火海”,福建惠安叫“跳火群”。
我国古代礼仪之一,此俗的意义在于趋吉避凶,变祸为福,跨火之举则有远离不祥、兴旺蓬勃的象征。这种习俗,在中国其它地方也有保留。例如广东雷州叫“过火海”,福建惠安叫“跳火群”。其意义都是取其吉象,希望生活像火一样越来越旺,并且希冀用火烧去一切晦气,因此也进入一般家庭生活中,有的家庭在大年三十那天举行。当然,火势不会很大,象征性而已。
取吉象去晦气
跳火墙是白天进行的。也是各家先在路口堆上稻草,数量很大,有的达到一人多高,而且将路面全部摆满。待游行队伍到达时,将草堆点燃,顿时火苗冲天。游行的人要依次从熊熊燃烧的火堆上跳过去。
稻草火虽然不易烧伤人,但其势熊熊,对人的意志是一种考验。先跳的人,火焰虽高,火路较窄,飞身一步可以跨过。越到后面,火势虽弱,火路却宽,一步跨过,脚仍然会踏在火上,并且会溅起一片火花的漩涡。跳的人大多是青少年,有的手拿标旗往前冲,有的还一边敲鼓敲锣。最难的是抬神座的四个人,要一齐发力跳过去,颇为不易。好在年年如此,人们已习以为常。一个下午,要跳十几处。节后的灰烬,就近洒在田地里做肥料。
其意义都是取其吉象,希望生活像火一样越来越旺,并且希冀用火烧去一切晦气,因此也进入一般家庭生活中,有的家庭在大年三十那天举行。当然,火势不会很大,象征性而已。
新娘跨火烟是潮汕传统迎娶新娘礼俗的一个环节。新娘在进夫家门时,在门口用干草点燃小火堆或点燃火盆,让新娘跨过去,称为“跨火烟”,或“跨火盆”。新娘跨火烟时,伴娘青娘母要“唱四句”:“新娘过门跨火烟,明年添财又添丁。
孝敬公婆人不恼,家庭和睦万事兴。”“新娘举步跨火盆,行为端庄人温存;夫唱妇随同心腹,同辈相惜老辈尊。”让新娘跨火烟,实际也是要借火势去掉晦气,从此生活像火盆一样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