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古代汤沐邑是什么
“汤沐邑”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而贵族受封的汤沐邑,则是一种食邑制度。
古人称沐浴温水为“汤”,沐:濯发也。“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古人称“沐”为洗头,“洗”为洗脚,“盥”为洗手,“浴”为洁身,但一般而言言其一即为全部,可以等同。邑:封地。“汤沐邑”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
制度的演变
《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 郑玄 注:“给齐戒自絜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 孔希旦 集解:“方伯汤沐之邑在天子之县内者,即《左氏》、《公羊》所谓朝宿之邑也,《左氏》、《公羊》以在京师者为朝宿之邑,在 泰山 下者为汤沐之邑,其实京师及泰山下之邑,皆为朝王而居宿,皆所以齐戒自洁清也。”
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唐·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公主 , 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 清·龚自珍 《答人问关内侯书》:“其人揖让乎汉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汉相公卿。”亦省作“ 汤邑 ”。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上曰:‘朕之诸妹皆厚赐汤邑,筑外馆以尚天姻,酬先帝之爱也,汝独愿出家可乎?’”
贵族受封的汤沐邑,是一种食邑制度,秦汉以前,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推行郡县制,承受封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利,食禄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可以世袭。从官员等第上说,如果一个县成为汤沐邑,官员的级别可能会有变化,举例来说:东汉桓帝时以汝南郡阳安封给女儿为汤沐邑,于是该邑长称令,公主死后,阳安令复降为阳安长。令的级别略高于长。《后汉书·孝桓帝纪》。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古代汤沐邑是什么
“汤沐邑”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 ... -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是近期追剧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该剧最近在各个短视频APP上爆火 ... -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的重要桥段之一,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 ... -
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
近期,有关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个话题,大众关心的方面还 ... -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是近期备受瞩目电视剧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在开拍之前就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