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宋朝皇帝穿红色龙袍的原因

日期:2022-06-21   来源:网络

由于电视剧里的皇帝更多的是以穿黄色龙袍为身,这让很多的观众们就觉得,皇帝就一定是穿黄色龙袍的。但是每个朝代皇帝穿的龙袍并非都是黄色,就比如宋朝的皇帝的标准袍服就是红色。那宋朝皇帝为什么穿红色龙袍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原因。

宋朝皇帝穿红色龙袍的原因

形成每个朝代皇帝正装颜色差异的原因,源于一套比较混乱的理论“五德终始说”。所谓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他认为王朝的兴衰自有规律,这规律就是阴阳五行。每个王朝都与五行之一相对应,这是属于王朝自己的“德”。

“五德”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轮替,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根据邹衍最初的理论,五德是根据五行相克的顺序依次出现。他认为黄帝为土德,木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金克木,所以商朝是金德;火克金,所以周朝是火德。

如果邹衍只是自己这么说着玩,那这套理论大概也就淹没在滚滚红尘里了。不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真采纳了这个说法,因为秦朝虽然用武力平定了天下,但要防止自己也被武力推翻,所以强调秦朝是天命所归,五德终始说满足了这种需求。

因为周朝是火德,水克火,所以秦朝就是水德。五行都有各自对应的颜色,金对应白色,木对应青色,水对应黑色,火对应红色,土对应黄色。既然秦朝是水德,为了获得水的庇佑,秦朝服色尚黑,所以秦始皇的龙袍实际是黑色的。

后世也秉持这个态度,各有自己对应的五德,也就会穿对应颜色的衣服,但为什么说这个体系很混乱呢?就是因为后世有事没事经常更换自己的五德,非常随性。

就拿汉朝来说吧,就先后说自己是水德、土德、火德,衣服颜色也从黑到黄再到红。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觉得秦朝国祚太短,又残暴不仁,所以就不算秦朝正统,由汉朝直接接上周朝的火德,于是汉朝成了水德,还穿黑衣服。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又把秦朝算上了,秦朝水德,汉朝就是土克水,变成了土德,衣服也从黑色改为黄色。这个说法一直坚持到西汉末年。

结果王莽篡位,标新立异,把原本的五德理论全部推翻,他认为五德不应该采用五行相克,而应该用五行相生,因为王莽自称受到汉朝“禅让”,而非灭掉汉朝。

于是,按照新王朝为旧王朝“生”出的逻辑,新的五德顺序变成了黄帝土德、夏朝金德、商朝水德、周朝木德,秦朝又被“开除”了,汉朝就是火德。东汉虽然视王莽为反贼,却全盘接受了这些理论,从此东汉就是火德,东汉皇帝穿红衣。

根据这个理论推导下去,历朝历代也有了自己的五德,顺序如下:汉朝火德、曹魏土德、晋朝金德、北魏水德、北周木德、隋朝火德、唐朝土德、后梁、后晋金德(后唐觉得自己还是唐朝,所以依然是土德)、后汉水德、后周木德。

终于到我们的主角宋朝了。木生火,所以宋朝是火德,火德服色尚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宋朝皇帝的画像为什么大多数都会穿红袍了。

不过呢,说宋朝皇帝只穿红的也不准确。至少我们听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那说明至少赵匡胤穿了黄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皇帝的袍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做祭服,是祭祀和重要庆典所穿。祭服分两部分,上衣下裳,在宋朝也经过几次改革。为表庄重肃穆,即使是火德的宋朝,上衣也基本都是青、玄(黑)色,下裳则为红色或纁色(浅红色),也算与宋朝火德相对应。

第二类叫做朝服,是皇帝上朝所穿。宋朝皇帝上衣下裳都是绛色,也就是大红色。

第三类是常服,也就是日常办公、生活所穿。这类服色没有那么考究,上面也没有各种华丽的刺绣。颜色上,唐朝规定皇帝常服为黄袍,毕竟唐朝是土德。

五代十国虽然纷乱,黄袍这种传统还是保留了,这就是为什么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是“黄袍加身”。

后来,宋朝皇帝的常服规定为赭黄袍,也就是黄中带红的一种颜色,所以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都有类似土黄色袍服的画像流传下来,但此后的皇帝也不管这一套,全都用红色了。

再说些题外话吧。金灭北宋,称自己为土德,但南宋就继续坚持自己是火德。元朝服色尚白,说明承认自己继金统而非南宋,所以土生金自认金德。

到了明朝,突然又给改了,相生改回了相克,火克金,所以明朝是火德。大概是因为一来明朝灭元,恢复汉人江山,而来明朝皇帝姓朱,正好是火德的红色。但是,明朝人似乎已经不再拘泥于袍服的颜色,所以明朝除了祭天地时穿庄重的黑色外,龙袍有黄也有红,黄色也有赭黄、明黄(淡黄)、杏黄,甚至还有紫色。

而清朝是水德,因为水克火,但是他们也不崇尚黑色袍服,而是规定了明黄为皇帝专用色,可能是因为这种颜色富丽堂皇比较尊贵。这才有了我们心中皇帝只能穿黄色的概念。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停手的原因
下一篇:古代冰箱冰鉴介绍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