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集中供冷介绍
由于几日以来,我国多地遭遇40℃以上的高温,重庆、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连发高温红色预警。6月至7月上旬,全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空调变成不可或缺的“续命神器”,而与此同时,关于集中供冷的话题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今天我们要聊得就是集中供冷。
集中供冷介绍
从2022年起,济南CBD片区开始集中供冷模式试运行,已经覆盖该片区商场、写字楼等约21万平方米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济南CBD片区采用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冷暖同供网,冬天供暖夏季供冷——同一套管网系统,无疑可以节省重复建设成本和空间资源。
“室内保持在26℃左右,效果非常好。供冷费按用冷量来结算,挂表计量,如果不使用无任何费用。”在济南CBD片区办公的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酒店管理公司综合部张梓浩说。
负责济南CBD集中供冷的山东睿冠电能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玥曾对媒体介绍,从目前片区已经使用集中供冷的用户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在集中供冷领域,中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体式电空调,该制冷方式从发电、输电,到空调室内外气体的热量传递,都在不断加剧“热岛效应”。
此外,空调制冷还存在能耗高、滴水扰民、室外机影响建筑物美观等问题,空调中制冷剂氟立昂的使用,也受到环保专家的普遍质疑。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空调并不是那么“友好”。
当前,我国广州大学城、深圳前海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也采用了集中供冷方式,并已投入运行。
集中供冷到底是什么呢?
据了解,集中供冷模式是在办公楼、酒店、商业综合体等项目采用同一套市政管网,冬天进行供暖、夏季供冷。室内保持在26℃左右,供冷费按用冷量来结算,挂表计量,供冷效果效果好。不使用,不产生费用,省心省钱。
用户末端散冷设施均采用风机盘管形式,该种设备自带温度控制面板,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调节室内温度。
夏季集中供冷与冬季集中供热使用同一套输配管网,将原来的热源切换到冷源,利用冷交换原理把将7-9℃左右的冷冻水作为冷媒输送到与冬季供暖的换热站在同一位置的换冷站,然后输入用户末端风机盘管,满足用户夏季的供冷需求。
一个管网两季用,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管网中的媒介始终是水,供冷还是供热取决于水温的高低。
冬季集中供暖时,热水通过长距离管网输送到指定区域,再通过热力交换站,将热水送到每一位用户的末端系统,例如暖气片、地暖等。
夏季集中供冷时,以冷水机组等为冷源,利用现有冬季供热管网,把冷冻水输送到位于区域内的换热站,通过冷交换后将7℃-9℃的冷冻水输送到用户的末端风盘系统。
此外,用户末端散冷设备如采用的是风机盘管,该种设备配备温度控制面板,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调节室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