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广式月饼的历史
广式月饼,是广东省汉族特色名点,起源于清光绪25年(1889年)广州城西的一家糕酥馆,即现在的“莲香楼”。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一种月饼,以皮薄、馅足、松软、香甜、上档次等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广式月饼的历史。
广式月饼的历史
广式月饼起源于1889年,当时广州城西有家糕酥馆,用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光绪年间,这家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月饼。
宣统二年,翰林学士陈太吉品尝该店月饼后大加赞赏,但觉“连香”二字不雅,建议改成“莲香”,并手书了“莲香楼”招牌,沿用至今。广州市由“莲香楼”始,各食肆、饼家纷纷仿效生产月饼,又形成“陶陶居”、“元朗”、“广州酒家”、“咀香园”、“金口月饼”、“趣香”、“大三元“等月饼名牌,广式月饼逐渐闻名海外。上海广式月饼老字号品牌有“杏花楼”、“新雅粤菜馆”,杏花楼的广式月饼制作技艺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式月饼的特点:
广式月饼原产广州,现广东、香港、江西、浙江、上海等地都有生产。以小麦粉、转化糖浆、植物油、碱水等制成饼皮,经包馅、成形、刷蛋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口感酥软的月饼。
广式月饼的主要特点是重油,皮薄、馅多。馅料多选用当地著名特产,如椰丝、橄榄仁、咸蛋等。在工艺上,制皮、制馅均有独到之处,外皮棕红有光,并有清晰、凹凸的图案;馅心重在味道和质地。在风味上,善于利用各种呈味物质的互相作用构成特有风味,如用糖互减甜咸、用辛香料去肉类腥味,利用各种辅料所具有的不同分子结构而产生不同的色、香、味,形成蓉沙类馅细腻润滑。
广式月饼品质繁多,传统广式月饼按其馅心不同可分果仁型、椰蓉型、蓉沙型等,20世纪90年代后又开发了水果型、果酱型、蔬菜型等。广式月饼配料讲究,皮薄馅多,美味可口,花色繁多,不易破碎,便地携带,也易于保藏,因此在国内和国际的食品市场上深受欢迎。它的品名,一般是以饼馅的主要成分而定,如五仁、金腿、莲蓉、豆沙、豆蓉、枣泥、椰蓉、冬蓉等。
在广式月饼中有一款单属广东台山的味道,那就是台山的冬瓜蓉月饼,又称“冬蓉月饼”。制作的原料必须挑选本地产单个15公斤以上的灰皮老冬瓜为最佳,因为瓜越大,瓜肉越厚,可选用的料越多。
分类:按照月饼馅分有:莲蓉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冬蓉月饼、水果月饼等。
品种:白莲蓉月、纯正莲蓉月、蛋黄白莲蓉月、蛋黄黄莲蓉月、蛋黄白豆沙月、蛋黄豆沙月、蛋黄豆蓉月、陈皮豆沙月、蛋黄凤梨月、蛋黄莲蓉月、蛋黄鲜冬蓉月、蛋黄鲜椰汁月饼王、豆沙月、豆蓉月、凤梨精品月、凤梨月、贡品月、果仁芋蓉月、莲蓉月、七星伴月、奶油椰丝月、礼品月、迷你月、栗蓉月、双黄白莲蓉月、双黄豆沙月、双黄黄莲蓉月、双黄莲蓉月、水果月、三蛋白莲蓉月、三黄莲蓉月、伍仁月、特大月饼、椰丝莲子月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广式月饼的历史
广式月饼,是广东省汉族特色名点,起源于清光绪25年(1889年)广州城西的一家糕酥馆,即现在的 ... -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是近期追剧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该剧最近在各个短视频APP上爆火 ... -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的重要桥段之一,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 ... -
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
近期,有关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个话题,大众关心的方面还 ... -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是近期备受瞩目电视剧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在开拍之前就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