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闻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
日期:2020-06-05
来源:网络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正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等,种种作弊方法不胜枚举。
为防止考生偷偷携书进入考场,朝廷专门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负责搜身的兵勇。可这样的安排依旧难免产生士兵与考生相互勾结各取其利的现象。这个时候准考证便应运而生了。
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不准进入。为防止代考,准考证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痣等身体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
除了准考证,考生报考时也有一条可防止作弊的防线。朝廷要求考生报考时必须五个人结保报考,意思就是五个人彼此相互担保才能报考,若参加考试的人有作弊行为,则互为结保者都要受到牵连。
虽然有这两道防线,但仍不免闹出许多笑话。比如,注明考生身体特征的准考证,其实用性有些令人怀疑。稍微有一两个长相差不多的人站在一起,恐怕就难以辨认孰真孰假了。
相比较而言,古代防止科举作弊的措施里最有效的应该是搜身了。据说金朝时期,负责搜身的士兵一般都不识字,这是为了防止搜身士兵与考生勾结在一起。“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金史》里的这句话说明当时金朝搜检考生达到了必须解开发髻、衣服,连鼻子、耳朵都要细细搜索的程度。由此可见金朝对科举作弊防范的严格。后来因这样检查读书人有辱斯文,受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于是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指定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明显文明许多,作弊现象也大减。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朝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可见,古代高考作弊与防作弊真是五花八门,趣味横生,也恐怕只有严惩才能完全禁止作弊现象了。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 ... -
晋景公成就一番霸业,最后的死因却被后人嘲笑
故宫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晋景公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
清朝皇帝死后,后宫那么多妃子该怎么办?
跟着故宫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清朝。根据史料记载,敬事房是清朝皇宫的主要机构之 ... -
曹丕为王粲送行,在灵堂学驴叫是几个意思?
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丕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我们抛开演义的误区来 ... -
高阳公主不爱贵族公子偏爱和尚,最后结果悲剧了
大家好,这里是故宫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这个人就是唐太 ...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 ... -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
“雁回时周姨娘是好是坏”是近期追剧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该剧最近在各个短视频APP上爆火 ... -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
“雁回时傅云夕的女儿是谁的”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的重要桥段之一,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 ... -
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
近期,有关雁回时庄寒雁为什么被弃养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个话题,大众关心的方面还 ... -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
“雁回时庄语山与女主什么关系”是近期备受瞩目电视剧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在开拍之前就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