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田单复国后齐国为什么一蹶不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向这个拦住自己大一统的昔日强国发起进攻,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避开齐军西面主力,由原来燕国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袭击,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前,齐国也曾遭遇灭国之祸,大将田单复国后,为何齐国在五六十年内没有半点作为?
提起齐国,不禁让人想起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愿者上钩”的典故。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受封齐侯。齐国在西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此后齐国也是强人辈出,盛极一时,最有名的便是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尽管齐国强横无比,但终有衰败的时候,今天就和笔者一起来探讨齐国在复国之后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一、襄王非中兴之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国虽然经五国伐之,但田单仅凭孤城两座,抵挡住了灭国之祸,不仅在于田单谋略过人,还靠的是齐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然而齐国复国后,即位的齐襄王却是能力有限,导致齐国毫无作为。田单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后,迎齐湣王之子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好景不长,德才兼备的田单遭到了齐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间已生间隙,最后是由赵国用三座城池换走了田单。对于这两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却伤了齐国百姓的心,立下赫赫功劳的大将不能受到重用,这样的君主又有谁愿意辅佐称霸呢?
二、齐国上下已无称霸之心
原本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尽管历史中有些败绩,但不是其他战国六雄可以单独匹敌的,久而久之,不仅是齐国国君不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歌舞升平,齐国的百姓也变得骄傲起来,不屑与其他诸侯国为伍。就是这次五国伐齐,把齐国打怕了,之前的争霸战争得罪了其他诸侯国,让齐国国君和高层贵族认为不争霸才是“最好”的策略,百姓们的心里也早已有偏安一隅的想法,齐国已无称霸之心,自然再也培养不出称霸之力。
三、齐国超然外交,四十余年不兴战事
五国伐齐后,齐国上下对五国可谓是咬牙切齿,对自己的“友好邦邻”失望了,看着秦国追着这些国家打,齐国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出手帮忙呢?其他几国都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也还是有能力抵抗秦国的,于是就想来抱齐国“大腿”,希望能够联合齐国攻秦,可齐襄王根本就不吃你这一套,毕竟坐山观虎斗的好戏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秦国也忌惮这位尚有一战之力的“雄狮”,在攻打其余各国时也不忘极力稳住齐国。
齐国的超然外交还与君王后有关,此女是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贤德,与秦国交往谨慎,与诸侯讲求诚信,既不和秦国“连横”,也不与其他国家“合纵”,秦国无意攻齐,五国又自顾不暇,因此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齐国“四十余年不受兵”。
齐国上下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等秦国收拾完其他诸侯国,齐国又怎能独善其身?在最后,齐国上下几乎都成了亲秦分子,等到齐王建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宾客群臣早已被策反,秦国的铁骑已经杀到都城门下,这位齐国最后的国君最后被流放共地,活活饿死。
相关文章
-
田单复国后齐国为什么一蹶不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向 ...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 ...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 ... -
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介绍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 ... -
管仲改革的背景
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管仲改革中“相 ...
相关推荐
-
田单复国后齐国为什么一蹶不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向 ... -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
夏的年代,据后人推算,是从公元前2183年至公元前1752年,共四三二年。至于夏朝的版图,主要 ... -
商人的发源地在哪?
商人的发源地,可能是今河北省的渤海湾沿海一带。成汤的先世,累代为部族长,他的十四代祖契 ...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 ... -
得九边者得天下!明朝的“九边”介绍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学界乃至民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源于万历、天启皇帝惰政、不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