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战国吴起守信,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吴起守信》字词翻译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顺理成章)
21.为:坚守
《吴起守信》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吴起守信》文言文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食言)不讲信用。他这样守信,能使军队信服也是顺理成章(不让人意外)。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
附:《吴起守信》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吴起守信》阅读答案】
1、①派 使 ②才
③害怕 担心 ④讲信用 守信
2、D
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相关文章
-
战国吴起守信,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吴起守信: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 ...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 ...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 ... -
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介绍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 ... -
管仲改革的背景
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管仲改革中“相 ...
相关推荐
-
赵普“杯酒释兵权”
宋大祖(公元960~976年)问赵普说:“天下自唐朝末以来,娄数十年之间,换了十个姓帝王,争 ... -
典故杯酒释兵权的由来
杯酒释兵权这个典故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 ... -
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故事
义社十兄弟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 ... -
战国吴起守信,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吴起守信: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 ... -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
夏的年代,据后人推算,是从公元前2183年至公元前1752年,共四三二年。至于夏朝的版图,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