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成语典故“燕然勒石”说的是什么?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
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次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翻译:
窦宪自知忤怒太后,恐难保全,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当时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亲汉,北匈奴反汉。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 第二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占固阳县)出兵;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干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占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同源典故
刻燕然石 刻铭天山 勒功 勒勋燕石 勒燕山石 勒燕然 勒燕然石 勒燕然铭 勒石 勒铭 燕山碑 燕山铭 燕然功 燕然勒石 燕然石 铭功 铭功燕然 铭勒燕山 铭勋燕山 铭燕然 铭燕石 铭石
运用示例
唐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明徐熥《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他日勒功留片碣, 点苍如黛石嵯峨。”
宋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相关文章
-
成语“汗流浃背”出处及相关人物
《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 ... -
出自司马迁《史记》的成语
安堵如故、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安枕而卧、按辔徐行拔山盖世、拔山扛鼎、拔帜易帜、霸陵醉尉 ... -
成语典故“燕然勒石”说的是什么?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 ... -
孝宣之治时期汉宣帝整顿吏治的措施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 ... -
孝宣之治时期的军事成就
孝宣之治时期,刘询曾联合乌孙大破匈奴,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赞谒称藩臣使边塞不受侵扰,自 ...
相关推荐
-
朱元璋论用人
太祖与侍臣论用人之道,谓之曰:“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之 ... -
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开创了宋朝,有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灿烂的两百多年,但在宋初发生的烛影斧声,金匮之 ... -
苏东坡:苏东坡的夫人是谁?苏东坡的拿手好菜是什么?
据悉,当红影星赵丽颖以及资深男神胡歌将在明年年底开拍《苏东坡》这部电视剧,胡歌饰演苏东 ... -
成语“汗流浃背”出处及相关人物
《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 ... -
马士英为什么被打入奸臣行列?马士英与阮大铖到底是什么关系?
马士英是明朝大臣,曾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后凭借拥立之功,受到弘光帝重用,担任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