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代“鱼鳞图册”防富户隐匿田产逃避赋税
《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此后,土地买卖分割都要写明图册编号。这样,富户就无法大量隐匿田产,逃避赋税了。
制作流程:
据文献记载,南宋绍熙元年(1190)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进入清代后渐废。洪武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针对两浙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税之弊,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并在松江编制鱼鳞图册。二年,又派国子生武淳等分别巡行州县,全面清丈土地,查实田亩,编造土地清册,即鱼鳞图册。具体办法是:根据各县税粮多少,将一县分为若干区,每区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态分为若干地段,由粮长率里长、甲首进行丈量,以田地为主,编排字号,详列土地面积地形、四至、土质优劣及上中下等税则。有的图册还有“分庄”一栏,以备土地买卖时粮差过户或父子兄弟析产之用。各州、县、都、里将所辖境内的田地图编在一起,栉比排列,制成鱼鳞总图册。各州县年终统一造册解府汇编成一府总册。图册一式四份,分存于县、府、布政使司、户部。
鱼鳞图册史料价值,体现在帮助专家开展了诸如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尚属初步。研究者利用十分有限的鱼鳞图册资料,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章有义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藏的江苏长洲三册鱼鳞簿,结合各时期基本史料,对相关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从长洲鱼鳞簿中所见地权分配情况,可推论其对于整个苏州地区所具有的一定的代表性。
相关文章
-
朱元璋惩治腐败的铁腕政策
朱元璋可谓“铁腕反腐”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 ... -
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
《孟子》里有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 ... -
明代“鱼鳞图册”防富户隐匿田产逃避赋税
《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 ... -
《明太祖实录》对元朝的客观正面评价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生活了40年,在他23岁之前,元朝天下太平,在他23-40岁,天下群雄并起, ... -
战车简介:明朝屡建战功的“神器”战车有哪些?
战车最早出现于冷兵器时代,曾一度占据战场之王的地位,后因其机动性差,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 ...
相关推荐
-
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 ... -
苏东坡最爱的女子 – 雏妓王朝云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写的是当时红遍杭州的雏妓王朝云。朝云幼时因家贫沦落青 ... -
朱元璋惩治腐败的铁腕政策
朱元璋可谓“铁腕反腐”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 ... -
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
《孟子》里有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 ... -
利玛窦是谁?利玛窦来中国的时间?
利玛窦,万历年间从意大利来到东方传教,是有名的学者。原名是MatteoRicci,直译为玛提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