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刘大夏为百姓藏资料
明朝人刘大夏(忠宣公)掌理库部时,一天,皇帝要索取三保太监下西洋有关的文册资料,忠宣公赶紧到库房里面,把这些资料藏起来。等到大司马前来索取,已找不到了,这件事就如此作罢。过了一段时间,大司马知道此事,非常佩服忠宣公的远见。因为假使找到了这些资料,而再来一次下西洋,那劳民伤财的状况,就很难想像了。
明史评价刘大夏:
《明史·列传第七十》:“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
关于刘大夏之轶事典故:
不收“羡慕”钱
刘大夏担任广东布政使时,当地官府的钱库巧立一种叫“羡余”钱的名目,从来不记在帐上。以前担任布政使的都毫无顾忌地把这笔钱塞进自己的腰包,相互沿习,看作是无可非议的事。刘大夏刚上任时,打开府库清点,恰巧有他的前任没有拿完而剩下的一些“羡余”钱。管库的小吏便把这种成例向他报告,说这笔钱不必记入帐簿。刘大夏听后沉默了好一会,猛然大声喊道:“我刘大夏平时读书,有志于做好人,怎么遇上这件事,就沉思这么长时间?实在愧对古代贤人,算不得一个大丈夫了!”于是他命令管库小吏把这笔钱全数入帐,作为正式支销,自己分文不取。
藏匿史籍之谜
宪宗成化间,有太监劝皇帝效仿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明代一些史籍,如万表《灼艾余集》、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郑和下西洋档案,而顾起元《客座赘语》则说刘忠宜公刘大夏焚毁郑和下西洋档案;究竟是藏匿还是焚毁,至今仍然是个谜。
相关文章
-
刘大夏为百姓藏资料
明朝人刘大夏(忠宣公)掌理库部时,一天,皇帝要索取三保太监下西洋有关的文册资料,忠宣公 ... -
朱元璋惩治腐败的铁腕政策
朱元璋可谓“铁腕反腐”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 ... -
明朝人过年:男女老幼戴金箔纸饰物
明人沈榜所著的地方史志《宛署杂记》记载了明代京城百姓的一些过年方式:在节日期间,男女老 ... -
三宝太监郑和论海权
为了让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 ... -
钱谦益以身殉国嫌水太凉
清兵入关,势如破竹,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力劝钱以身殉国,钱谦益同意了,大张旗 ...
相关推荐
-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是谁?
四大刺客是《史记·刺客列传》一些著名刺客的合称。一般认为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一 ... -
慈禧第一次看见电灯是何反应?
在人们印象中慈禧太后是一个刁钻毒辣、自私自利、权利欲望极强的末世“女皇帝”,这只是由于 ... -
唐朝苏世长东施效颦
唐朝初年,苏世长任陕州长史,想学学古代的循吏。部下争吵时,苏世长也痛哭流涕,说自己教化 ... -
626年7月2日 唐朝玄武门之变发生
公元626年7月2日,唐朝玄武门之变发生。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 ... -
郭子仪巧避家族灾难
唐朝郭子仪病重时,任何朝廷百官来探病,都不屏退服侍的姬妾,可是卢杞来探访时,却屏退姬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