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朝末年经历天灾为什么李自成会有粮草
明朝末年正好遇到长时间的小冰河期,因为当时明朝还是非常依赖农业的,给整个国家造成很大的打击,冰河期导致干旱,干旱又引发大面积蝗灾,连当时最为富庶的江浙地区,都受不了这样的灾害,北方更是赤地千里,百姓和朝廷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些灾害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然灾害的后果是一个连锁反应,灾害导致连年欠收,导致米价昂贵,百姓没有粮食可以吃,于是出现了很多流民抢劫的情况,流民多了之后就成了反抗朝廷的势力,这些人里出现了一些领头的人,李自成就是其中一个,李自成从内部打击明朝,再加上关外的清军,明朝自然就被击败了。
明朝末年不仅百姓没有粮食,连朝廷也没有粮食,军队经常吃不饱,也穿不暖,难以抵抗李自成和清军,这些都是由于明朝末年自然灾害不断的原因,但是李自成的军队却有粮草,他们的粮草怎么来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以战养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抢夺官府的粮仓,因为在明朝时候,就算农民粮食不够,但是也要向官府交粮食的,只是不如丰年多,所以官府虽然也缺粮食,但是粮仓里还是会存一些粮食来应对突发状况,李自成攻打下城池之后,就会抢夺官府的粮仓,这样就可补充很多的粮草。
二、抢夺藩王的粮食,明朝后期的藩王虽然没有什么军队,但是却有无穷的财富,李自成带兵打下藩王的王府以后,就把藩王的财富全部拿走了,有钱了钱以后,李自成可以拿着钱去南方找那些大商户或者有余粮的地方购买粮草,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
三、自给自足,李自成打下很多地盘之后,也在占领的地方让人们种地,这样也有自己的粮食收入了,可以解决绝对的粮草问题。
相关文章
-
明朝末年经历天灾为什么李自成会有粮草
-
1644年3月18日 李自成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李自成(1606.8-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 ... -
为何说顾横波在秦淮八艳中地位最高?如何做到的?
明末清初,是一个政权向另一个政权过渡的时代,国家动荡,人们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定感中。在这 ... -
“误国”的道德楷模史可法
1645年6月,清兵攻陷南京。同年,李自成身死九宫山。一年博弈,南明与大顺皆成输家,而满清 ... -
忠宦王承恩简介,王承恩最后怎么死的?
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灭亡,同年崇祯帝去 ...
相关推荐
-
明朝末年经历天灾为什么李自成会有粮草
-
1644年3月18日 李自成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李自成(1606.8-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 ... -
为何说顾横波在秦淮八艳中地位最高?如何做到的?
明末清初,是一个政权向另一个政权过渡的时代,国家动荡,人们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定感中。在这 ... -
“误国”的道德楷模史可法
1645年6月,清兵攻陷南京。同年,李自成身死九宫山。一年博弈,南明与大顺皆成输家,而满清 ... -
忠宦王承恩简介,王承恩最后怎么死的?
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灭亡,同年崇祯帝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