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
白起有多厉害?白起擅长打歼灭战?
一切军事行动都以情报为依据。情报掌握得越充分,战斗的胜算就越大。白起在开战之前必定会多方侦察敌情,以求准确了解全局形势。比如,他敢于在伊阙之战中以寡击众,就是因为探明了魏韩联军将帅不和的情况。他只率领数万精兵就敢深入楚国境内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是因为察觉了楚国上下离心离德、城池不修、守备松懈的破绽。
白起掌军时期的秦军斥兵和间谍的军事素养极为过硬。近乎单向透明的情报,让他总能准确抓住敌军的破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其二,示形误敌,以大踏步的进退来创造战机。
白起在伊阙之战使用疑兵,然后让主力部队长途奔袭,迂回到魏军背后。他在长平之战诈败而退,把固垒而守的数十万赵军引出阵地,为两路奇兵穿插敌后拉开了空当。
白起曾经在太原方向两次伐赵,连拔四城,在第三战时转兵东进。当时秦楚大战已经爆发,赵国误以为秦军不会再伐赵。谁知白起这次借韩道攻赵国光狼城,袭击了措手不及的赵上党军。
华阳之战,白起更是急行军奔袭千里,突然出现在魏赵联军背后,配合魏冉部秦军与胡阳部秦军夹击敌军。
其三,选择有利地形做决战的战场。
前面提到伊阙之战的特殊地形让白起的奇袭发挥了最大的效力。其他歼灭战也是如此。在鄢郢之战中,白起快速突入楚国境内,在攻城的同时控制了周边百里的交通要道和上游水源。尽管河流并不直接流向鄢城,但他很快注意到了鄢城地势较低的缺陷,想到了修渠引水的作战方案。
在长平之战中,秦赵兵力旗鼓相当。赵括满以为秦军无法包围赵军,谁知白起借助丹河河谷的群山把敌军分割成两段,围得水泄不通。赵军成了瓮中之鳖,最终未能成功突围,大多团灭。
其四,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果断猛攻。
歼灭战对把握时机能力的要求比其他战法更高,必须在对方最虚弱的时候痛击,不给任何还手的机会。只要敌军还有能力打一次反冲锋,我军的士气就可能受挫,进攻决心动摇。敌军则会趁机拿出困兽斗的劲头杀出一条血路,让歼灭战的意图落空。
白起发动鄢郢之战时,楚国高层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西线的黔中战场,楚将庄蹻更是远征西南夷,于是他从北线穿插数百里,大破剩余的楚军精锐。
假如没有准确而详细的情报,白起就无法准确掌握敌我态势。由于他以各种手段误导敌军,他的对手形同聋子瞎子,既不知秦军力量虚实,也无法准确预判白起的进攻方向。若是选不对有利地形,敌军有可能逃出生天,让歼灭战功亏一篑。倘若缺乏出色的时机把握能力,白起就会像大部分秦将那样,胜利多但斩首少。
尽管白起升级了秦军的技战术体系,带出了大量后备将才,但后来的秦将很少能打出干净利落的歼灭战。随着战国形势和作战需要的变化,歼灭战法渐渐被秦军束之高阁。后来的秦统一战争不再追求大量杀灭敌军有生力量,舍弃了对“斩首”记录的执念。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奸臣难当,严嵩替嘉靖试服仙丹
嘉靖皇帝好仙丹,往往让严嵩试服,严将服后的感觉,逐一上奏:“伏蒙圣问服药一件,仰惟圣慈 ... -
三国名将排名,黄忠凭什么能排在许褚前面?
汉末三国,名将辈出,因为演义的渲染,民间有一个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 ... -
唐代林藻行书《深慰帖》
林藻为唐德宗贞元时期名书法家和文学家。林藻的书法学颜真卿,尤擅长于行书,极得智永遗法, ... -
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
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徐庶和诸葛亮同属三国时期的人物,为什么关羽和张飞一开始比较认同徐庶 ... -
邓艾厉害吗?司马懿与邓艾有何关系?
说起邓艾,有两件事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是,邓艾这个人才是司马懿亲自发现、亲手培养的,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