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清代古怪医术令人大开眼界:竟用蜘蛛治喉痛
南京市档案局与各区档案局在迈皋桥地铁广场,向市民介绍各自的馆藏精品,其中有中国最早妇科专著《妇科纲目良方》的明代版刻本,这本中国妇科研究开山之作,就是南宋时在南京编写的。还有另一本古代针灸医书,其中疗法古怪,令人大开眼界。
清医书疗法古怪
外行人不一定能理解它的价值,对于大夫来说,这本《妇科纲目良方》成书于南宋时期,可谓是中医妇科研究的开山之作。浦口区档案局在今年征集到的,是这本书的明代版刻本。“也就是说,这本书的排版与文字内容,是明代的工匠雕成的版印刷的。”浦口区档案局杨干才告诉记者,这本古籍是今年年初,由浦口区当地居民陈先生捐赠的。“书是陈家的家传,他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
在浦口区档案局,记者看到,《妇科》共分为24卷,内容上均是理论叙述,每页都是“瘦金范儿”的宋体字。扉页上写有作者??南宋著名中医大师陈自明,他在建康府(今南京),任明道书院“医学教授”时,编成了这本书。
此外本书的校注者是明代名医薛立斋,扉页还表明此书雕版的收藏单位渔古山房。“山房是藏书机构,功能类似今天的图书馆。”杨干才说。
治疗“招邪病”如同上刑
此外浦口区档案局还藏有清道光27年的石印本《绘图针灸易学》,这本书因有大量图解,用语半文半白,今人阅读并无大碍。而书中介绍的集中治疗方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十分“古怪”。
该书末尾附上了中国民间流传的72种“招邪病”症状和治疗方法,图文并茂,称之为《七十二翻图》。
《七十二翻图》中的古怪疗法
治“豆喉翻”:豆喉翻的症状是咽喉肿痛不能饮食,治法为“用蜘蛛网一个连蜘蛛加入枣内煅黄,存性,为末,以芦苇吹入喉内即愈。”
治遍身麻木:用带皮的麻秆,蘸上凉水,抽打大腿和胳膊的“弯处”,一直打到发青,病即愈。
治“抽风”:如果一个人突然“抽风”,如同母猪一样,拱在地上,其疗法就如同“上刑”:挑住舌根,十指中除了两个大拇指外,都要用针灸,最后再用猪食、泔水灌进肚里……
这些珍贵古籍都将电子化入档
《妇科》一书年代悠久,纸张已经发暗,并出现纤维化。记者翻看时,力道稍有不慎,就有点点碎片掉落。杨干才告诉记者,目前这些书都在档案库里面保存,处于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要比民居家中更好,所以珍贵史料捐赠给档案部门,是将它们保存下来的最好方法。”
据介绍,诸如《妇科》、《绘图》一类的古籍,浦口区档案局将进行电子化录入,“现在观众通过正常的查档流程也能看到这些古籍,但后面通过扫描将每一页内容变成电子图片,就能在电脑上直接浏览。”
相关文章
-
清代古怪医术令人大开眼界:竟用蜘蛛治喉痛
南京市档案局与各区档案局在迈皋桥地铁广场,向市民介绍各自的馆藏精品,其中有中国最早妇科 ... -
和珅与红楼梦:没有和珅就没有红楼梦?
提到清朝的大贪官和珅,我们眼前总是会浮现著名演员王刚老师的那副模样——聪明、狡猾、功于 ... -
庚子国变发生的原因
在1900年发生的“庚子国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幕。一幕。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当权 ... -
庚子国变的结局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庚子年是有着伤痛记忆的。120年前两个轮回之前那个庚子年,中华大地可 ... -
庚子国变处死官员的数量
马上以庚子国变为历史背景的年代剧《人生若如初见》开播了,说庚子国变现在很少人知道,但是 ...
相关推荐
-
清代古怪医术令人大开眼界:竟用蜘蛛治喉痛
南京市档案局与各区档案局在迈皋桥地铁广场,向市民介绍各自的馆藏精品,其中有中国最早妇科 ... -
华佗有徒弟吗?他的医术都有谁继承了下来?
到华佗,大家都免不了会叹一声“可惜了!”因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在那个时代的人们 ... -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 ... -
明代“弼马温”的职权其实很大
一个“过云楼”,开启了人们对古籍价值的关注和好奇。而近日,南京图书馆拿出馆藏古籍精品中 ... -
探寻巴国古文明:文字符号至今无人能解
“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是最早关于巴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