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晚清的讼师

讼师到律师的转型
在晚清最后十年,随着清廷的政治改革,西法不断引进。西法的律师社会地位颇高,中国的讼师与之性质相近,因此也获得了翻身正名的机会。但同时也是由于讼师的负面形象,时人对于引进律师制度,从刚开始便抱有相当矛盾的心态。1906年,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向朝廷提倡时,认为“盖人因讼对簿公庭,惶愫之下,言语每多失措,故用律师代理一切质问、对诘、复问各事宜”。依此,律师可以站上公堂辩论法理,官员审断的依据也只能是法,而不再是各方面平衡的考虑,故其审讯的逻辑实际与中国传统大不相同。
各省督抚对律师制的推行则多有怀疑之声。湖广总督张之洞奏称:“遽准律师为人辩案,恐律师品格尚未养成,讼师奸谋适得尝试。”四川总督锡良也说:“欲求律师,则学堂之造就固属需时矣。即向有精通法律者,在川省各州、县,半系痞棍讼师,藉此教唆渔利,倘以此辈滥竽,遗害小民岂浅?”两说颇有代表性,他们其实并不反对律师制,反而认为西方律师养成于学校,由国家选拔,以学问、资历为标准,必为公正守法之人;怕的是讼师利用新制度的初创而转身成为律师。
虽然存在阻力,律师还是在通商口岸首先落地。特别在租界地域,无论华洋讼案,律师都成为必不可少的诉讼要角。1904年11月29日,上海《时报》社论总结,假如没有律师到堂辩护,“民与民讼,则黠者常胜,讷者常败;民与官讼,则官得伸者什常八九,而民得直者什不得一焉”。为了伸张法权,维护国体,保护民众的法律权益,内地亦应仿行律师,逐渐成为朝野各方的共识。
为了与传统的讼师做出区分,当时在学校教育、国家考试和道德水准等方面,均对律师提出严格的要求。1906年修订法律馆提出的《民事刑事诉讼法草案》规定,律师必须为法律学堂毕业,并获得文凭,且通过省级考试核验者;同时必须有相识的“殷实人二名立誓,具保该律师品行端正,人品相符”,方能获得执业资格。
1906年后,清廷应用的法律渐趋西法,熟悉传统律法的讼师年纪较大,更不知西法,很难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大多数的律师只能由本土法政学校毕业生充任。从讼师到律师的转型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调适中缓慢实现的,也反映出近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藕断丝连。
作者简介
李欣荣,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清末法律史和史学史的研究。
相关文章
-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是什么结局?他和索额图谁能笑到最后?
《一代名相陈廷敬》大结局中,权倾朝野,党羽众多的明珠被康熙亲自审问,最后被贬去一切官职 ... -
杨秀清有没有儿子?杨秀清东王爵位由谁继承了?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一位十分出色的领导人,后世人常常称赞他为天平天国中大字不识的军事天才 ... -
傅恒被乾隆重用的原因:用红顶子遮绿帽子?
乾隆十三年,孝贤皇后在南巡途中突然去世。她的死,不但当时流言纷纷,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政坛 ... -
《延禧攻略》魏璎珞为何选择皇帝?魏璎珞放弃傅恒原因?
《延禧攻略》作为一部宫斗剧,故事情节自然而然的就是后宫一群女人,围绕着一个男人的故事。 ... -
晚清的讼师
讼师指的是民间帮人打官司的人。因为封建统治者一直秉承以德治国和以“和”为贵的统治理念, ...
相关推荐
-
男子哭泣秦国要判刑是真的吗
在诸多奇葩的法律之中,有一条估计让现代男性很难接受,这条法律来源于冷酷的秦国,那就是, ... -
诸葛亮手持的“羽扇”是何宝物?民间对诸葛亮的感念之情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 ... -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是什么结局?他和索额图谁能笑到最后?
《一代名相陈廷敬》大结局中,权倾朝野,党羽众多的明珠被康熙亲自审问,最后被贬去一切官职 ... -
杨秀清有没有儿子?杨秀清东王爵位由谁继承了?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中一位十分出色的领导人,后世人常常称赞他为天平天国中大字不识的军事天才 ... -
胡昌翼的生平简介,胡昌翼真的是唐朝皇帝遗落民间的儿子吗?
后梁太祖朱温因篡夺唐室社稷而当上了皇帝,唐朝皇室成员几乎全都被朱温所杀,但是几十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