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英军为何火烧圆明园:对清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打击

英国人之所以要火烧圆明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对清政府、对清朝皇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上的打击,使清政府彻底对外妥协、对外屈服,这是他们最根本的目的。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开玺,纪彭/整理,原题:王开玺:火烧圆明园的是英国人,节选
英军焚毁圆明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原因我们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估计有十种以上。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说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他们为了掩盖劫掠圆明园的罪证,要销赃灭迹”,很多教科书里都这样讲。这个说法,出自一本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1965年出版的。书中说:“圆明园劫难如此,额尔金却还以为未足,还要消灭抢掠罪证”。
英军烧圆明园就是为了要消灭罪证。如果这是“文革”前或“文革”中的著作,不够客观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2005年,汪荣祖所著《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也讲:“额尔金之所以把整座圆明园夷为平地,看来是有意要销毁劫掠的证据,因此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2008年,戴逸先生所著《中国近代史诗稿》当中讲:“为了掩盖罪恶的劫掠行为,侵略者竟想出一条放火灭迹的毒计。”
我们讲民族感情,民族立场和历史的科学性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为了民族的立场,不能够不顾历史的科学性,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
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翔实的史料根据,我们搞历史的人,强调言必有据,不能信口随便说,要有根据。找不到史料根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持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大的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的色彩。为什么想当然?一些清宫的影片、小说、故事里面讲,清宫里的太监把皇帝一些宝物、字画偷出来卖掉。后来怕败露,就放把火烧了。这是我们看小说经常看到的一段描写。太监监守自盗,当还没有被发现是谁偷了皇帝的宝物时,放火烧了库房有可能蒙混过关,达到自保。但是,英军火烧圆明园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公开进行了三天,放火已经无济于事了。从逻辑上说不通。
第三,英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其实英国人他们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说法。英军总帅格兰特说:“因为清政府对于所捕获的英人大半加以杀害,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必须对清帝加以严厉的责罚,并且留些报复的痕迹才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也讲:“彻底焚毁圆明园,不但可以留一不易泯灭、永久保存在人们脑海的痕迹,而且可以证明联军已经旗开得胜,耀武扬威地占领了北京。”
这是他们自己讲的为什么要烧圆明园。英国人之所以要火烧圆明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对清政府、对清朝皇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上的打击,使清政府彻底对外妥协、对外屈服,这是他们最根本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英军为何火烧圆明园:对清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打击
英国人之所以要火烧圆明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对清政府、对清朝皇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上 ... -
一位洋人兄弟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
呤唎,对忠王持有无上的敬意以及深厚的感情,他称“本书是遵照伟大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嘱托而 ... -
孔尚任罢官真相:康熙为何要砍掉自己的政治木偶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 ... -
慈禧遗言:宁可亡国,也不让这种人掌权!
对于慈禧太后我们并不陌生,那一段沧桑且悲痛的历史让我们深深记住了这个女人。她掌控了清朝 ... -
圆明园大火:列强早已磨刀霍霍 大清依然傲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视为近代中国的国耻,也是国人至今无法忘却的悲惨记忆。沧海桑田,斗转 ...
相关推荐
-
战国后期各国为什么不联合抗秦
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地的人才纷纷前往各国,企图游说君王任用 ... -
为什么说曹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
与强权、暴政和残酷命运奋起抗争、壮烈赴死的皇帝曹髦,被写作“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三 ... -
胡适先生的十大经典语录
胡适(1891—196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 ... -
郑芝龙的黑人卫队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曾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黑人卫队,他们忠诚可靠,悍勇耐战,战斗力很强。郑 ... -
郭子仪巧避家族灾难
唐朝郭子仪病重时,任何朝廷百官来探病,都不屏退服侍的姬妾,可是卢杞来探访时,却屏退姬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