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历史
商朝为多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公元前1525年,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因其为都仅一年,近代史学界就把祖乙迁耿略去不谈。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一致。对商朝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
汤始建国至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汤兴,至雍己而衰;太戊复兴,至河直甲复衰;祖乙振兴,至阳甲复衰;盘庚时殷道复兴。与几度兴衰相伴,汤至盘庚期间,商朝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中说:仲丁迁于馰(在今河南荥阳附近),河驮甲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祖乙迁于庇(在今山东梁山附近),南庚迁于奄(在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迁于殷(在今河南安阳)
盘庚是阳甲的弟弟,他即位后,为了改变商王朝的困难局面,决定将商的都城再迁回成汤的故都亳。他的这次迁都遭到了不少贵族与大臣的反对,一些平民不愿离开已经生活惯了的奄,也反对迁都。但盘庚坚持自己的主张,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规劝,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5次都,他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所以迁都的计划是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
人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责怨人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着盘庚迁至殷地,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73年。殷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作为商朝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
虽然盘庚迁殷利用了迷信手段,但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作为,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是商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开始荒芜,时间长了,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
自盘庚迁殷到帝辛(纣)亡国共273年,国号也称殷,一般也将商朝称作殷代,整个商朝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从墓内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朝青铜器中的珍品,可以称为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
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人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进步的史实。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
夏的年代,据后人推算,是从公元前2183年至公元前1752年,共四三二年。至于夏朝的版图,主要 ... -
商人的发源地在哪?
商人的发源地,可能是今河北省的渤海湾沿海一带。成汤的先世,累代为部族长,他的十四代祖契 ... -
齐桓公是怎么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桓公小时候,齐国发生内乱,他逃到莒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齐国登基即位了齐国国君。 ... -
得九边者得天下!明朝的“九边”介绍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学界乃至民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源于万历、天启皇帝惰政、不视朝; ...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