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
尧之王天下
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正是从尧开始记起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笔墨记载尧。他说:尧是黄帝的四世孙子,名放勋。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曰,望之如云。”韩非在《韩非子•五蠹 》中描写得更具体些,说“尧之于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羡,冬日麂(音ní)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养,不亏于此矣。”说帝尧生活简朴得还赶不上一个看门人。尽管如此,尧还是更多地想到天下百姓。刘向在《说苑•君道》中记:尧存心于天下,有一民饥则谓我之饥,一民寒则谓我之寒;一民犯罪,则也是我的罪过,———都是我没有教育好他,其实质是我陷他于罪恶中。
我们知道尧的时代并非天下太平。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争斗战乱也属家常。先是羿射日,驱逐猛兽。再后来就是与滔滔洪水的搏斗了。有人说羿射日实际上是人们与旱灾斗争的象征。而驱逐猛兽实质是指尧以武力消灭、兼并其它氏族部落,是平乱。
那时是原始社会的后期,人民种地,实际上是靠天(时)吃饭的,那么历法、节气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尧命羲氏、和氏敬奉上天,依日月星辰的行迹(规律)制定历法。将春、夏、秋、冬的时令谨慎地传达给各地百姓,这叫“敬授民时”。
《尚书•尧典》还记载:尧设立有百工(官)负责管理各行各业的事务,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于是各行各业都兴旺发达起来。
尧创设了四方氏族部落联盟(或称酋邦)首领(四岳)的联合议事制度,每当有什么大的事情需要决策时,尧通常跟四岳商议。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尧还在“通衢”上设“诽谤木”(见《淮南子•主术训》),天下百姓,若是对帝(政府)有什么不满的都可以记在上面。今天,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华表,不过已很少人知道,华表的意义及前身正是尧所立的“诽谤木”。
尧说:“唉!四岳,现在天下滚滚洪水漫天而来,浩浩然包围了群山,淹没了丘陵,百姓都忧心如焚,有谁能受命去治理呢?”首领们都推荐(崇伯)鲧(取代共工),尧以为鲧不可以(不行),但四岳们说试试再说吧,于是尧让鲧去治水,让共工改做工师。结果,“共工果淫辟”,而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史纪•五帝本纪》)
尧老了,一次尧对四岳说:“唉!四岳,我现在在位已有七十年了,你们谁能接我的班啊?请举荐贤能之人,无论贵贱。”这时有个叫放齐的首领说:“你的儿子丹朱,挺合适。”尧说:“不行,那小子不成器。”(丹朱是尧的儿子,不肖。尧为教育他曾为其发明围棋,可连棋丹朱也下不好。)后来,四岳又一致推举舜。尧说:“哦,这个人我听说过。让我来考察考察他吧!”尧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其内”,又让九个儿子去与舜相处,以“观其外”。结果舜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后来尧又通过让舜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来考察他,最后尧很满意,决定将天子位让给舜。
尧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纪•五帝本纪》)
这样尧没有将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是传给舜。后来舜也仿效尧,没有将帝位传给儿子商均而是传给禹。禹呢,同样将帝位传给了伯益。这种“传贤不传子,选贤任能”的制度,便是历史上常为人称道的“禅让制”。这种社会也被儒家叫做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尧让位28年后死去,舜在三年丧期过后,践天子位,正式称帝。
做为人君,尧一生的品德,功绩可谓极也。孔子生平所述,赞美的东西寥寥可数。周朝的文化、礼乐制度,一也;舜作的音乐《韶》,二也;他的好学生颜回,三也。而最使孔子不惜辞藻,倾心赞美的便是尧了。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你信吗?“凄惨”的南宋皇室甚至不如百姓家
先说第一代皇帝赵构。宋朝时不时各地赔款,于是乎,国土不到100万了,国库更是不剩分文。 ... -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是什么结局?他和索额图谁能笑到最后?
《一代名相陈廷敬》大结局中,权倾朝野,党羽众多的明珠被康熙亲自审问,最后被贬去一切官职 ... -
《一代名相陈廷敬》明珠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他的后人结局好吗?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 ... -
金日磾儿子为何成为汉武帝弄儿?这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元狩二年的夏天,在春天收获匈奴人的祭天金人之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兵攻打祁连山,与匈奴浑邪 ... -
年羹尧两个妹妹分别是谁?妹妹们结局如何?
年羹尧是雍正初年权臣,深受雍正帝宠信,在雍正初年可谓权倾一朝。年羹尧是历史名人,他的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