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宋朝疆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不过虽然宋朝经济繁荣,但是兵力却不怎么强盛,周围还有辽国与西夏虎视眈眈,南宋时期疆域更是大大缩水,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宋朝的疆域。
宋朝疆域
北宋时期
宋朝建国后,经历了多次战争,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在北部,宋与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在南疆,对西南在唐朝后期脱离了统治的少数民族地区,宋朝也还没有恢复控制;而在今越南北部,宋初统治者已承认丁朝脱离中国统治的事实,转而与其确立宗藩关系。西北方向,党项部族的崛起,使宋西北疆域被压缩至横山以东。
李元昊建立西夏后,继续蚕食宋西北沿边部分土地。此后一段时间,宋朝的西北界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线。到宋神宗时力图开扩疆土,从青唐吐蕃政权中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徽宗时经过反复争夺,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年)在这些收复失地的基础上设置了陇右都护府。这样,宋朝的疆域便扩大到乌鞘岭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同时在西南,宋朝逐渐恢复了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控制,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了正式州县或羁縻州。 有学者根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推算宋朝在政和元年(1111年)的疆域面积应为264万km²左右(不含陇右都护府)。
南宋时期
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大幅缩水,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但南部与西南疆界方面,南宋相比北宋没有太大变化。
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第一次议和,金拟将河南、陕西之地归还宋朝,大致以黄河为界。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夺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达成,以淮水-大散关为宋金国界,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据估计,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南宋疆域面积应为176万km²左右。此后直到宋元(蒙)战争爆发前,南宋疆域虽有局部变动,但基本稳定在淮水-大散关一线。
行政区划
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西二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东西二路,分京东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崇宁五年(1106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结果后来并未设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重庆府、夔州、潼川府、京西南、成都府、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 宋朝共有四个京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 、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