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公元619年3月6日 唐朝初定“租庸调”法
日期:2018-06-27
来源:网络
租庸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619年3月6日(唐武德二年二月十五日)初定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此外,每丁每年必需服徭役二十日,有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谣役则可以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作“庸”。若国家有事须增加服役者,凡加役15天,免调,加役30天则租调俱免;每年的额外加役,连同正役,不准超过50天。租庸调法还规定出依照灾情轻重,减收或免收租庸调的具体办法。
租庸调是唐朝前期封建国家的一种主要税制。
银饼上有铭文“罗江县天宝五年庸调银四十两”,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四十两重、反映租庸调制度的白银实物。天宝年间“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所收的布帛折变成轻货,运到京城国库。该银饼就是罗江县的庸调布帛折变、铸造为银饼送入京城的实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明朝县令张崃为巧妙脱险
明朝张崃为滑县县令时,有两名大盗任敬、高章来到县城,冒充锦衣卫的使者,报了姓氏拜见张公 ... -
傅奕识假佛齿
唐代有和尚假造佛齿,拿它敲击东西,不论如何坚硬,都被它一击就破。傅奕说:“这一定是金刚 ... -
张造阻伐槐树的藉口
唐朝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度支使司的官员,想要砍伐两京道中的槐树,以做为燃料,再 ... -
六部之首为吏部,而吏部之首则在文选司
对于清朝的官制很多人都十分了解,特别是中央一级的宰相、军机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等。其实对 ... -
秦国的建立者是谁?他是怎么建立秦国的?
秦国是春秋战国最后的胜利者,世人都知道秦国在秦始皇手中,横扫六国,天下一统,建立了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