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杜甫到过天津蓟县揭安禄山谋反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这首诗所说的渔阳,是唐朝的郡名,管几个县,治所就设在现在的蓟县。当时驻扎有很多安禄山的军队。供应军需和军阀头目享用的大米和绫罗绸缎等物,经过海上运输,再进入天津海口,经宁河、宝坻水路输往蓟州,那时候蓟县河渠纵横。天津东丽区有个军粮城,传说就是唐朝存放粮食的大仓库。而且,蓟州城里的独乐寺,据说也是公元775年唐玄宗时,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誓师出兵的地方。
诗歌大意是说,河北蓟州一带是豪强之地,天天打鼓敲锣、歌声不断;帆船经渤海运来江南的大米,供给军官们食用。广东、湖北的绫罗绸缎,穿在一些卑小的军官和奴仆身上;他们的主子高级军官更不得了啦,连京城的话都不听。可是,边远地区的人民不敢谈论这些,因为谁一说就要杀头!杜甫已经强烈的感觉到安禄山的反意。
杜甫还写过一首蓟县的诗,名为《渔阳》。
唐朝,安禄山在这里(渔阳)驻扎其精锐部队,雄武军。大诗人杜甫在《渔阳》诗中写道: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里的雄武城,就是黄崖关,揭露安禄山早有异志。《方舆纪要》载:“雄武城在州东北,唐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筑。”
这首诗是唐宝应元年冬晚在梓州作。赵傁曰:公在梓州,闻雍王授钺,作此诗以讽诸将也。上四,讽贼党之归顺。下四,慰燕人之向化。
官军精锐,节制得人,彼河北诸将,翻然而来,犹恐后时,若不入本朝,真失计矣。又为慰论燕人之词曰:当时禄山猖獗,尚筑垒以防退走,今王师破竹,思明旦夕奔窜,诸耆老当亦知之否耶。
可惜唐玄宗没有及时领悟杜甫的用意,以致误国。
相关文章
-
郭子仪通晓领导心理:皇帝要见无论多远马上去
不是没有人告郭子仪谋反,皇帝心里也最怕这事儿,就下诏要他从前线回中央汇报工作。不管他在 ... -
唐太宗:奴婢告发其主子谋反的均不受理
唐太宗一日召集负责国家安全的大臣们说:近来有奴婢告其主子谋反的情况,我认为这里面有问题 ... -
762年10月22日 李白因饮酒过度病逝
唐长安元年腊月廿六,胡人在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生子。5年后,父子迁蜀地经商,因 ... -
大V和忠粉,李白和杜甫的“不平等”交往
只要是略知唐诗的人,都知道“李杜”的名头,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唐诗江湖两位让 ... -
杜甫很忙,杜甫的叔叔很猛,杜甫的爷爷炸天的牛
2012年,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很忙在网络爆红,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网络事件。杜甫的名头 ...
相关推荐
-
郭子仪通晓领导心理:皇帝要见无论多远马上去
不是没有人告郭子仪谋反,皇帝心里也最怕这事儿,就下诏要他从前线回中央汇报工作。不管他在 ... -
彭仲举:杜少陵可杀
干道年间(南宋孝宗赵昚年号),国子监司业林谦之与正字(校对老师)彭仲举,两人都是文化口 ... -
地名来源一览
1.北京,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改北平为北京2.天津,朱棣经过,即”天子经过的渡 ... -
唐太宗:奴婢告发其主子谋反的均不受理
唐太宗一日召集负责国家安全的大臣们说:近来有奴婢告其主子谋反的情况,我认为这里面有问题 ... -
762年10月22日 李白因饮酒过度病逝
唐长安元年腊月廿六,胡人在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生子。5年后,父子迁蜀地经商,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