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太宗论弓矢,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练习
【注释】:
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
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
③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o),屡次。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唐太宗论弓矢参考答案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箭
二、
1、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三、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7、解释加点的词(2分)
1.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2.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8、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9、翻译(2分)
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0、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一位君主?(2分)
11、唐太宗“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于是得来了“贞观盛世”,联系我们所学课文,请再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唐太宗论弓矢参考答案
7、⑴从前 原来 ⑵ 事物
8、D
9、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
10、唐太宗是一位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的贤明君主。(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其词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 ... -
唐太宗时期的外交状况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 ... -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 ...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 ...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军事成就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 ...
相关推荐
-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其词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 ... -
唐太宗时期的外交状况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 ... -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 ...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 ...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军事成就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