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最让人啼笑皆非?
“去妻”即古代的离婚。孔子在《家语》中说:“妇有七出,三不出。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远远没有今天妇女高,因此,古代“去妻”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时让人啼笑皆非。
《汉书》:“霍光以女妻金赏,赏以霍氏有事萌芽,上书去妻。上亦自哀之,独得不坐。”金赏“去妻”只是因岳父想谋反,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官禄和生命。如果说因怕被牵连,而“去妻”的话,还说得过去。而以下几位的理由,就令人大跌眼镜!
如汉代的王吉,“妻取东家枣啖吉,吉乃去妇。”仅是因为摘了人家一颗枣子,即遭抛弃,实在有些荒唐。《后汉书》载:“鮑永,养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永即去其妻。”只是因为在母亲前面前叱狗,即遭抛弃。《后汉书》载,李充因为妻子私下里对他说:“妾有私财,愿分异。”充“遂呵斥妻出门”,这样的去妻理由也让人难以接受!
《旧唐书》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赌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仅仅是为了自己“稍不惬意”而去妻,二三其德,可见此人之德行。人们只知他名垂千古的一首《黄鹤楼》,殊不知其人品却如此轻薄!
《白居易集》载,一妇女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路遇饥饿的父亲,就把饭菜给父亲吃了,丈夫即要“去妻”。好在白居易明断: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父亲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父亲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终不可休妻。《唐宋遗史》:“严灌夫娶慎氏,十年无子。乃出之。”妻为诗一别曰:“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晌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过望夫山。”丈夫读后很感动,“遂如初”,看来这严灌夫也算是开明之人。
总的来说,古代十分重视社会关系的稳定,离异总不被提倡,所以离婚率远远低于现代。不过,这些“去妻”理由,令人匪夷所思!
相关文章
-
崔佑甫智服使节
唐德宗即位时,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表说要进献朝廷三十万贯钱。皇上想接受,又怕是假的;想辞 ... -
老公老婆的称呼源自唐朝
唐朝有位叫麦爱新的人,考中功名后嫌妻年老色衰想另结新欢。写了副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 ... -
《宫心计2》李成器让皇位于李隆基之后过得如何?他是怎么死的?
世上还有不想当皇帝的人,多少人为了那皇位弑父杀兄,得到它就等于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 ... -
西夏甄嬛-没藏黑云
西夏杀人魔王李元昊杀掉大将野利遇乞后,又有些后悔,寻访时遇到遇乞的遗孀“没藏黑云”。元 ... -
李白的《静夜思》是明朝版本
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李白的《静夜思》是明朝版本,经过了后人的改动。清朝康熙帝钦定的权威刊 ...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最大的“干爹”丑闻:竟为利益争当儿皇帝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 ... -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的家世怎么样?陈廷敬有哪些优秀的后人?
《一代名相陈廷敬》讲述了帝师陈廷敬惩奸除恶的故事,剧中的陈廷敬智谋过人,每每遇到危机最 ...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致书多尔衮“合兵灭寇”
为保全在北京的财产和地位,吴三桂曾意欲归顺闯王。吴获悉大顺政权镇压明朝勋贵,父亲被追赃 ... -
崔佑甫智服使节
唐德宗即位时,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表说要进献朝廷三十万贯钱。皇上想接受,又怕是假的;想辞 ... -
大清刑律依现实案例调整:拒奸杀人个案
有清一代,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相互配合、制约。大理寺侧重案件的审理、复核,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