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大清刑律依现实案例调整:拒奸杀人个案

有清一代,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相互配合、制约。大理寺侧重案件的审理、复核,刑部侧重律例的制定、修改。重大案件则三堂公审,甚至于九卿会审,皇帝对司法的控制登峰造极。因为司法权和立法权分离,大理寺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律例不公时,要经过皇帝,提请刑部修改。刑部是否同意修订,要出具意见,报请皇帝审批。我们今天通过《刑案汇览》所载陶四娃拒奸杀死张佩案,看看大理寺与刑部例文(法律条文)修订如何运作。
道光年间,大理寺卿因复核陕甘总督上报的陶四娃拒奸杀死张佩案,提请更改相关例文。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皇帝发出圣旨,指令刑部详细讨论后上报。
大理寺卿奏称,大清律例规定,妇女抗拒强奸,杀死强奸犯,查明确属当场当即杀死的,不论被杀者为强奸、通奸,对妇女都不予追究;并非当场当即杀死,则区分是强奸还是通奸,分别判处流刑、徒刑,并允许出钱赎罪。
大理寺卿考虑,虽然男女有别,但在保全身体、守住贞节这一点上,应该没有区分。相关例文中,男子抗拒奸污防卫杀人,要求事无巨细予以证明,还判处期限最长的流刑,这和妇女拒奸杀人的规定大相径庭,错差悬殊。
据陕甘总督报称,陶四娃和张佩都在胡泳贵的毡铺内打工。陶四娃与张佩在同一房间,分铺单独住宿,一贯和平共处,也没什么玩笑、暧昧事情。道光四年七月初八日晚,张佩赤身裸体,跑到陶四娃床铺,搂抱陶四娃,请求和他发生性关系。陶四娃推脱不开,气得大骂,并用手抓伤张佩咽喉。因张佩不肯松手,陶四娃情急之下,摸取案子上的小刀,扎伤张佩左手背,张佩疼痛放手。陶四娃又转身刀扎张佩,扎到张佩胸膛,张佩滚跌倒地。同房住宿的吴作索听到声音,点灯查看,张佩很快死亡。陕甘总督将陶四娃依照律例,判处绞监候。
大理寺卿认为,男子和妇女一样,保卫自己的身体,防止受到污辱,其情理一致,法律规定也应当相同。反对者或许说,男子力气大,和妇女不同,能够抗拒奸污,然而仔细分析,图谋奸污者,往往凶狠强暴,受到奸污的,大多柔弱乏力,污辱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与其受到奸污,不如杀死奸徒。但刑部的通行例文却规定,男子抗拒奸污防卫杀人,年龄在16岁以上,不论是否当场杀死,都按擅自杀人的律条定罪量刑。
分析陶四娃杀死张佩案,陶四娃才19岁,而张佩已40岁,双方的体力强弱不言自明,张佩半夜前来奸污,陶四娃哪里能够抵御?抗拒奸污,能够防卫杀死奸犯的,只有年龄在16岁以上的,才能做到。如果年龄才十四五岁,甚至更小,即使想抗拒奸污,也不能杀死对方。就此而言,在相关例文中,凡男子拒奸杀人者,都要定罪,在情理上不尽公平。
大理寺卿就此提出,男子拒奸杀人,出于义愤,迫不得已,防卫杀人,即使奸徒突然死亡,生前没有口供,但有在场人充分证明的,应该订立宽大处理的律文。
大理寺卿进一步强调,这类案件处理不公,不是因为断案者处理不公,而是因为律文本身不合适。作为三法司中大理寺的掌门人,比对案例,衡量情理,心有不安,因此向皇帝上书,请求刑部堂官认真考虑,更改例文。
十月初六日,圣旨出:如死者和凶手年龄相当,或只大三五岁,又怎么能排除不是凶手图谋奸污不成,转而杀人灭口,因没有他人作证,而图谋诬陷死者,以逃脱自己罪责?为此,特告诫朝廷及地方办案部门,办理相关案件一定要留心审理,把握真相,做到不枉不纵,公平合理。
相关文章
-
大清刑律依现实案例调整:拒奸杀人个案
有清一代,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相互配合、制约。大理寺侧重案件的审理、复核,刑 ... -
孔尚任罢官真相:康熙为何要砍掉自己的政治木偶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风头正劲的孔尚任被莫名其妙地罢官了。30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 ... -
安德海为何被杀?丁宝桢为何敢对安德海下手?
宦官乱政之事古来有之,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吸取明朝宦官专政,党争严重致使国力衰退的教训, ... -
揭秘清朝皇室的饮食规范:皇帝独自品尝108道菜肴
清朝的皇帝,说起来都不算坏,可以说除了西太后一人外,都比明朝皇帝较好。好的皇帝,一定要 ... -
庚子国变发生的原因
在1900年发生的“庚子国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幕。一幕。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当权 ...
相关推荐
-
中国第一首打油诗《咏雪》
明正德年间,南阳城一张姓男子,承祖榨艺,以卖油为生,油质优价平,久而以“张打油”呼之。 ... -
宋守约练兵
宋守约当殿帅(相当于今时中央卫戍部队司令)那阵子,没少折腾士兵。入夏,蝉鸣四野,本来很 ... -
大清刑律依现实案例调整:拒奸杀人个案
有清一代,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相互配合、制约。大理寺侧重案件的审理、复核,刑 ... -
朱元璋给人民的三大福利政策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出台了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 ... -
中国最早的交通规则,唐朝的《仪制令》
唐朝的《仪制令》为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规定出入城门必须按照“入由左,出由右”进行。宋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