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太监系列: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太监版荀彧
我们知道,李存勖是历史上有名的戏子皇帝,对于看戏演戏异常狂热。每次从前线回来休假,肯定要开开堂会啥的,此外,李存勖还喜欢赌两手,但这两样爱好都需要钱。
钱在哪里呢?在仓库里呢!仓库的钥匙呢?张承业管着呢!
李存勖不敢明着向“七哥”要钱,处心积虑在在钱库旁摆酒席,等大家都有点喝得二麻二麻的时候,李存勖让儿子李继岌跳舞助兴。
戏肉来了。
七
按照惯例,跳完了是要打赏的。张承业把随身的玉带、自己骑的骏马拿出来打赏。
李存勖开始借题发挥,他指着不远处仓库里的钱堆,对张承业说:“小孩子缺钱用,你随便从这里拿一堆赏他不就完了,何必用自己的玉带和骏马呢?”张承业立马拒绝说:“这是国家的钱。”
李存勖继续用守财奴之类的话讽刺挖苦老太监,老太监生气了,尼玛,这都是你的钱,你要显摆你就用,花完了,看你怎么打仗。我特么是太监,我要钱有个屁用啊?
李存勖觉得下不来台,有点恼羞成怒,来了句“取剑来”,看意思是要给不来眼的老太监放放血。
张承业哭着说:“我受先王的重托,发誓要报仇雪恨。今天能为大王珍惜钱财而死,死也无愧于先王了!”
李存勖本来就是想吓唬吓唬老太监,这下,没了落场势,局面僵住了。
八
一起喝酒的阎宝看苗头不对,就上来拉架,但老太监丝毫不领情,直接一个“黑虎掏心”,把阎宝打翻在地,还指着阎宝的鼻子骂,你个二五仔,就知道拍马屁舔钩子。
事态有闹大的趋势,早有人去通报了李存勖他妈曹太后,曹太后派人来传话,李存勖你个瘪犊子,给老娘滚过来!
李存勖是个大孝子,一听老娘召唤,吓得酒也醒了,立马向老太监服软,我酒后失态了,老娘多半会让我跪键盘,我向您敬一杯酒,您七哥大人不记小人过,一起去帮我说几句好话呗!
老太监不给面子,拂袖而去。
没多一会,曹太后派人来通报,她已经用皮鞭招呼了李存勖。第二天,老太太又带着李存勖亲自上门给老太监道歉。
一场风波这才过去。
九
李存勖的地盘越来越大,封赏功臣是必须的,但“开府仪同三司”也好,“左卫上将军”也好,“燕国公”也好,张承业丝毫不为所动,声称自己只是唐朝的河东监军使。几次三番,李存勖也没办法。
公元921年,李存勖的手下劝他登基称帝。原因很简单,你是王爷,我们就最多当个国公,你要是皇帝的话,我们就有机会当王爷了。
当时,已经78岁张承业卧病在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让手下把他从山西抬到河北魏县,希望阻止李存勖。
他说,咱和后梁打来打去,就是要为国家报仇,恢复唐室。可现在,后梁还在,你小子就想当皇帝,天下人会失望的。你怎么说也应该先灭了后梁,到时候,找得到唐室后人就恢复唐室,找不到,这皇帝的位置也没人跟你抢。
他说,我只是唐室一老奴,希望能在成功后退隐田里,到时候被人家夸奖几句,说我是个忠仆,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存勖两手一摊,只是强调,我也不想称帝,可是大家都想让我称帝啊!
老太监哭得梨花带雨,:“吾王自取之!误我奴矣。”你们这帮骗子!张承业返回晋阳,从此一病不起,第二年病逝,终年77岁。
又过了一年,李存勖称帝,是为后唐庄宗。
十
当年,曹操自己进封国公,暴露了专权的目的,荀彧很不满。
此后,曹操对荀彧百般顾忌,处处提防,汉朝最后的忠臣荀彧抑郁而死。
公元212年的荀彧,公元922年的张承业,相隔700多年,两个人影重合,心境也是一样的吧?
乱世纷纷,忠臣难当啊!
相关文章
-
“太监王朝”南汉简介,为什么这样说?
太监在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属于特殊群体。因为与皇室和统治者的亲近关系,位置特殊。历史上 ... -
太监系列:改一字救千人的仁义太监
居翰发视之,诏书言“诛衍一行”,居翰以谓杀降不祥,乃以诏傅柱,揩去“行”字,改为“家” ... -
中国史上想当官先阉割的太监绝版帝国:太监王国南汉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绝版的帝国,它的统治集团中除了皇帝,其他所有的管理者上至宰相, ... -
宰相系列:超级打工仔 官场不倒翁
耶律德光尝问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为俳语以对曰:“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 -
太监系列: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太监版荀彧
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 ...
相关推荐
-
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明末最后太监
李自成把北京的皇城围成了一只庞大的铁桶,眼前,大明朝廷就要咽气儿了。最可怜的是,刚愎自 ... -
土木堡之变:明朝首席太监王振的高调“作死”操作
在中国古代史里,太监扮演的角色大多臭名昭著。信手拈来,诸如魏忠贤、刘瑾等,均可响当当 ... -
太监怎会生儿子
唐朝时,有位太监仇士良,请求以开府官阶庇荫他的儿子,当千牛给事中。李中敏在公文上批示说 ... -
太监李莲英怎么伺候慈禧太后洗澡?
慈禧在脱下太后的制服、卸下太后的“职务头衔”后,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也许就是这件 ... -
紫禁城最凄惨的宫女——太监落泪的秘密
传说清朝的帝王宅心仁厚,宫女们都是从内务府包衣三旗中挑选,民间少女们少走了一条坎坷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