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历史
武王伐纣的几点疑问
周武王伐纣,西周灭掉商朝。这事大家都知道。因为这是中国朝代更替历史进程里最基本的史事。也因为几个版本的电视剧《封神榜》的热播,让大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事历史久远,当时也还没有文献记载,只有有限的金文。
而比较早用文字记录这一事件的是《竹书纪年》、《国语》、《吕氏春秋》,再晚一点的就是《淮南子》、《史记》。通过这些史料,能大致知道武王伐纣这一事件的经过。但细想下来,仍会有一些疑问。
一是说,武王伐纣时,周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这里需要澄清一下,因为商、周都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诸侯各行其是。因此,这里的三分天下有其二,顶多不过是当时天下的诸侯,周和支持周的诸侯国,加起来领土达到了商朝势力范围的三分之二。而这种支持,有些也可能会仅仅是口头,或者随时会背弃。
二是说,武王大集诸侯在孟津,准备正式攻打商朝,来的诸侯也有800多,声势很盛。但周武王居然装了一把高毕,说天时没到。一句话,就把800多诸侯打发回家了。你想想,这可是古代,人家带着兵千千迢迢来一趟容易吗?回家的路费能给报销了不?而且,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烽火戏诸侯啊。而且二年后,周武王再召集大伙时,居然又都来了。不由让人觉得,前一次孟津之会,可能是儒家杜撰出来的。为的是宣扬周的仁德,以及天命的玄乎。
三是说,在决定性的战役牧野战役中,商朝的以奴隶为主的军队纷纷倒戈,商朝军队一触即溃,商朝一天就灭亡了。但同时史书中又记载,牧野之战,杀死商朝军队十几万,流血漂杵。这就矛盾了。双方军队的数量,肯定不会有十几万几十万,战国时才有出动十万以上军队的战斗。再商朝军队应该也不至于这么不堪。倒戈一说,很有可能就是周朝及后世为了宣扬周朝伐商的正当合理,而故意把周朝在这一战说得摧枯拉朽。
相关文章
-
史上周公是谁:周公解梦是一种历史文化吗?
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名曰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时期著名 ... -
历史上的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 ... -
秦武王赢荡之死
秦国的君王武王赢荡。其实这位国君多好的前途啊,17岁即位,年轻有为,秦国也国势鼎盛,诸侯 ... -
殷商失信亡国
武王消灭殷商之后,听说殷商有位长者,就前去拜见,并且问他殷商亡国的原因。殷商的长老回答 ... -
成康之治的政策是什么 由哪两个皇帝主导?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 ...
相关推荐
-
秦始皇统一六国,却为何保留了弱小卫国?
卫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最早一批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 ... -
史上周公是谁:周公解梦是一种历史文化吗?
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名曰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时期著名 ... -
牧野之战发生于何时?双方兵力如何?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牧野之战是古代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周武王姬发所率领的约有4.5万联军,而商 ... -
历史上的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 ... -
秦武王赢荡之死
秦国的君王武王赢荡。其实这位国君多好的前途啊,17岁即位,年轻有为,秦国也国势鼎盛,诸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