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为什么会有“周瑜不死,便是桓温”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周瑜不死,便是桓温”的说法?这种说法怎么来的,是说周瑜如果不死,其权力不断膨大,成为一个拥有自主权的军阀,甚至自己取代孙权吗?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呢?
这句话唯一说得通的地方就是“功高震主,必有不臣之心。”赤壁之战时,江东一片主降之声,没有周瑜力挽狂澜,东吴政权真有可能不保;桓温平定巴蜀,多次北伐,曾打入长安,都是江南左右时局的人物,故有此说。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周瑜不死,也成不桓温。
先看一下,桓温为什么有不臣之心?因为东晋完全是门阀士族政治,下层的晋升通道几乎完全关闭,世族门阀完全垄断中央政权。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贵族仕进、升迁和垄断政治的工具,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准则,导致了"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的现象。高门士族世代担任高官美职,寒门地主则无进升之阶。 当时,只有桓温却能够招纳士人、任贤使能,所以成为整个士族集团的敌人,桓温虽有不臣之心,但也是长期受士族压制,无法全力施为的逆反作用。
而周瑜是孙策的连襟,孙权的老大哥。更重要的是周瑜有严重的名士情节,白衣儒将,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所谓“赤壁遗英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这种人爱惜自己羽毛甚至重过生命,不会当篡逆之人。
同时,三国时期的大环境与东晋不同,周瑜没有成为桓温的外部条件。
桓温之时,不但蜀中的成汉政权暗弱,而且前秦、燕等政权都是少数民族主政,经济、文化落后于江南,所以桓温才能西平巴蜀,多次北伐,对外能镇住强敌,才能内行废立,绑架皇权。而周瑜之时,北方曹操集团经济、文化、军事皆超过江南,周瑜完全没有可能战胜曹操,平定中原;刘备集团虽然整体实力弱于东吴,但将士用命,又占据了长江的上游,周瑜也没有办法解决.外面大敌压境,周瑜也没有恒温废立皇权,控制皇帝的能力,所以周瑜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桓温。
相关文章
-
岳飞冤死,是南宋利益集团合谋的结果,读书人也是参与者
关于岳飞的死因,主流的说法不外乎如下三种:1,高宗赵构的猜忌,担心其尾大不掉拥兵自重, ...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孙夫人:一场失败的政治婚姻
刘备与孙夫人的故事,经《三国演义》的艺术渲染,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常常传为美谈。其实这桩 ... -
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说说曹操的“豪华”智囊团
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 ... -
中国古代为何有“山东不反,中原不灭”的说法?
很多人对山东人的反应就是豪爽,说起古代的山东人,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水浒传》中的片 ... -
“毒药”古意并非指有毒之药
读《歇冠子》时,发现了一处颇有趣的地方。魏王问扁鹊,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何人医术最高 ...
相关推荐
-
岳飞冤死,是南宋利益集团合谋的结果,读书人也是参与者
关于岳飞的死因,主流的说法不外乎如下三种:1,高宗赵构的猜忌,担心其尾大不掉拥兵自重, ...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孙夫人:一场失败的政治婚姻
刘备与孙夫人的故事,经《三国演义》的艺术渲染,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常常传为美谈。其实这桩 ... -
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说说曹操的“豪华”智囊团
据《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智囊团有87人,其中骨干谋士8人。曹操的智囊团 ... -
中国古代为何有“山东不反,中原不灭”的说法?
很多人对山东人的反应就是豪爽,说起古代的山东人,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水浒传》中的片 ... -
“毒药”古意并非指有毒之药
读《歇冠子》时,发现了一处颇有趣的地方。魏王问扁鹊,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何人医术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