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历史

印度音乐的历史发展

日期:2018-04-02   来源:网络

  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是印度半岛特有的音乐。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印度音乐从13世纪后逐渐分为北派和南派两派,北派为印度斯坦音乐,比较世俗化;南派为卡纳蒂克音乐,和宗教的关系较为密切。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印度音乐的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介绍

  A. 公元前3,000年开始的本土的 达罗毗荼Dravidian 人种,源中亚的阿利安Aryan人奠定了音乐的基础

  B. 吠陀经的吟唱Age of Vedic Chant (Aryan peoples,Hindu religion),1500-500 B.C.

  是现今流传最悠久的音乐传统,吠陀经记载了印度人最早的哲学的宗教思想,对印度人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仍然10分深远

  C. 佛教与希腊文化也成在纪元前后影响印度,但相对起来,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印度音乐丰富而复杂的传统,实在是今天世界音乐文化最丰富的宝藏,都能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但相对的,真正研究印度音乐,演奏印度音乐的人仍然仅局限于印度人自己,我想,我们应该先从欣赏印度音乐开始,进而了解、实践、学习,这样才能开拓我们的听觉领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丰富我们的文化。

  传统印度音乐传承是师徒制的,老师称古儒记(Gurujee),在梵语是“协助除乌云见晴天之人”,由于印度识字率低, 授课是由古儒记(Gurujee)唱或弹或打给学生(Shishiya) 听,学生再亦步亦趋地学习各种技巧,没有统一的课程,风格各异,相同的是口授(Oral) 教学法。

印度音乐的历史发展

  学生学习年龄5或6岁到拾来岁不等,通常要对古儒记行拜师礼,远离父母、住在古儒家,打杂兼学芸。古儒走江湖到处表演,期间可吸取技巧,也可古儒和其古儒间的交流,学到音乐的理念或理论。这种借由面对面直接观察、聆听、不断的反覆练习、朝夕古儒一起生活的直觉教学法。历经千年不变!至于对拉格

  魔汉维纳VHS VESTAPOL 13031 搭拉的领悟,则端看各人的造化了!

  .印度的古典乐器:

  印度有非常丰富的乐器,可从古代文献中或古寺庙的刻画中得到印证,由于宗教的传承和印度的酷爱传统,千百年来印度的乐器改变不大;而英国统治了300多年,但欧洲的乐器却只剩被改良的印度式小提琴、手提式风琴和近代改自吉他的魔汉维纳(Mokhan Vina)而已。

  持续低音(Drone)

  在拉格(主旋律) 未出现或在主旋律即将做即兴变化,不论是器乐或声乐家将以持续低音Drone(持续不断支撑的音调A sustained tone of fixed pitch) 听众可很容易听到比较不具旋律型的背景音乐。

  即兴(Improvisation)

  即兴演奏是印度音乐最迷人的特色,也是最重要的原素,即兴是根据表演者的思绪、想像、成熟技巧和创造力,逐渐的将听众引领拉格所要传达的境界,列如是春天的拉格要给听众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宗教拉格表现对神明的崇敬、悲伤的拉格亦复如此。

  拉格的建构

  传统拉格不外乎和宗教敬神,和每天不同时序、季节更替、

  七情六欲有关,数量有限,但主拉格(主旋律/印度人称国王或先生拉格)和伴随主拉格的副拉格(副旋律/印度人称皇后或妻拉格) 结合演奏家的创造力又可产生新的拉格。

  但乐师,必需恪守拉格的规范(如时间、理念、情绪、音调速度)、原创精神或转承启合的流畅动听等要素,才不致于画虎不成反类犬。

  拉格的演奏次序

  印度称之为山吉儿坦(Sankirtan),如果把拉格比做西方的交响乐亦可分出几个乐章;第一乐章是阿拉谱(Alap)是即兴自由发挥(Free-Farm)的慢板乐章、此乐章主要的功能是要引领听众进入主拉格的情绪中。

  第二乐章是就耳(Jor)鼓手的节奏适时的加入在拉格的主旋律,数不清的主旋律和亦步亦趋的鼓声由慢板逐渐增强。

  第三乐章是最后一个乐章,是通常是快板的乐章,但演奏者无论是主奏乐器或声乐或鼓手,可适时的做快慢交替,从2拍到16拍、慢、中板、快扳,称之为加特(Gat),但加特北印度较自由开放,南印度有比较严格的规范。加特北印度是在低八度到中八度音之间,南印度则在中八度到高八度之间。

  拉格由来

  西元1253-1325伊斯兰教王朝的宫廷乐师阿米枯树(Amir Khusru)将波斯音乐和印度音乐改成拉格为印度拉格的先河!拉格的元素来自波斯及各地的民歌、诗(如苏非诗)宗教、大师的创作如近代西塔(Sitar)琴大师拉威香卡拉威香卡(Ravi Shanker)也有很杰出的作品。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下一篇:印度神话的历史渊源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