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端午节薰苍术简介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中有一项习俗叫薰苍术,那么薰苍术是什么呢?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薰苍术?
薰苍术是什么
薰苍术是中国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薰苍术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不分苍术和白术,统称为术。
薰苍术是中国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点燃后数分钟即可快速杀灭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熏气可直接散发到所有的地面,墙壁,裂缝等,作用发挥迅速,药效持久,熏蒸消毒极其彻底。
薰苍术现代研究表明,苍术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苍术提取具有消除耐药福氏痢疾杆菌R质粒的作用,能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苍术被临床广泛应用于门诊室,病房等处的空气消毒。
《本草纲目》记载:辟一切恶气,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诊,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本草正义》记述更为详细: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
根据《本草崇源》的记载:《本经》未分苍、白术,而仲景《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由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为二, 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景,非弘景所分之也。苏颂曰:“术今处处有之,以茅山、嵩山者为佳。春生苗,青色无桠。茎作蒿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蓟花,或有黄白色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中有膏液紫色”。 寇宗爽曰:“苍术长如大拇指,肥实,皮色褐,其气味辛烈,须米泔浸洗去皮用”。《本草纲目》载:“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苗高二三尺,其叶抱茎而生,梢间叶似棠梨叶,其脚下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根如老姜之状,苍黑色,肉白有油膏”。
相关文章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五日(梅尧 ... -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 ... -
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四种传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 ... -
乾隆皇帝的奢华端午节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也说明端午节就要来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在乾隆年间,端午节都会摆粽 ... -
躲端午的习俗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 ...
相关推荐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五日(梅尧 ... -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 ... -
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四种传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 ... -
乾隆皇帝的奢华端午节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也说明端午节就要来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在乾隆年间,端午节都会摆粽 ... -
躲端午的习俗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