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端午节浸龙舟水的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是端午节最大名鼎鼎,最统一的活动就是赛龙舟,不过赛龙舟还有各种不同的衍生习俗,有些地方还会端午节浸龙舟水。下面一起来看看端午节浸龙舟水这个习俗。
端午节浸龙舟水是什么
端午节浸龙舟水是中国岭南的传统节庆习俗,因为龙舟寓意吉祥,人们认为龙舟水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完龙舟水后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浸龙舟水,因为龙舟寓意吉祥,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龙舟滑过的水村民们都认为是“大吉水”,于是另一个习俗应运而生—浸龙舟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还时有冷空气南下,在江南和广东,冷暖空气交汇,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端午节,民间又称之为“龙舟节”,因而就把此期间这些较大的降水过程统称为“龙舟水”。
在华南地区,什么都很讲“意头”的广州人每每此时就会全家走到江边洗龙舟水,有小孩的家庭,家长会让孩子小手小脚都“浸浸”龙舟水,祈求小孩子身体健康,快高长大,驱邪避秽。 沐浴龙舟圣水活动也是东莞道滘的其中一项文化活动。
仲夏时节的传统节日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
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为阴邪所惧。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
相关文章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五日(梅尧 ... -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 ... -
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四种传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 ... -
乾隆皇帝的奢华端午节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也说明端午节就要来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在乾隆年间,端午节都会摆粽 ... -
躲端午的习俗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 ...
相关推荐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五日(梅尧 ... -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 ... -
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四种传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 ... -
乾隆皇帝的奢华端午节
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也说明端午节就要来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在乾隆年间,端午节都会摆粽 ... -
躲端午的习俗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