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代田法名词解释:汉代代田法的特点和作用?
日期:2017-09-25
来源:网络

代田法名词解释:
汉代农田耕作方法,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并推广于北方旱作地区。
因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位置隔年代换,故名。据《汉书·食货志》,其法是将耕地分成甽和垅,一亩三甽,甽垅相间,甽宽一尺,深一尺,垅亦宽一尺。种植时,先将种子播在甽中,待苗成长,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逐次锄入甽中,培壅苗根,甽垅逐渐相齐,使作物根深叶茂,利于生长。第二年种植时甽垅位置互换,以恢复地力。
此法先行三辅地区,后推广到河东、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均取得良好效果。
西汉赵过推广的一种习惯北方旱作区域的耕耘办法。因为在同一地块上作物栽培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农业技术变革家赵过创造的新耕耘法,它在用地养地、合理上肥、抗旱、保墒、防倒伏、光能使用、改善田间小气候诸方面多建树,是后世进行耕耘制度变革的前驱和祖师。在代田法耕耘下,产量“超出常田一解以上,善者倍之”。
相关文章
-
陆贾简介:西汉陆贾有哪些功绩?
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曾写过这么一首诗,“郦烹未久蒯几烹,陆子优游享令名。南帝称臣橐金返, ... -
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新莽地皇四年(汉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东汉建武二年(26年),刘秀击灭王郎及河北各部农民军, ... -
代田法名词解释:汉代代田法的特点和作用?
代田法名词解释:汉代农田耕作方法,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并推广于北方旱作地区。因同 ... -
孝宣之治时期汉宣帝整顿吏治的措施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 ... -
孝宣之治时期的军事成就
孝宣之治时期,刘询曾联合乌孙大破匈奴,后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赞谒称藩臣使边塞不受侵扰,自 ...
相关推荐
-
裴行俭壮士埋伏运粮车
突厥阿史德造反(公元679年)集众兵数十万,唐朝都护萧嗣业力战而死,朝中下诏书命裴行俭为 ... -
南宋不愿收复故土缘于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
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 ... -
中国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简介,莫宣卿结局如何?
从唐高祖时的第一个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算起,一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为止,中国科举史 ... -
《百家姓》开头四姓的来历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最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 ... -
成吉思汗历时22年、六次征战,最终灭西夏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建立了“大夏”王朝,又因其位置在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