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如何评价严复?严复有哪些功绩?
尽管严复在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李鸿章的重用。
据说李鸿章一开始对他还是比较赏识的,曾经向严复透露过,有要收他为弟子的意思,可是被书生意气的严复拒绝了,因此李鸿章认为严复不属于“自己人”,便不再重视他。
加上严复长期接触西方思想,不懂官场上的曲意逢迎和韬晦,说话的时候比较直接,多次顶撞过李鸿章,故而两个人渐行渐远。
在此期间,严复曾一度希望通过科举道路来登上政治的舞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可惜两次应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一转眼时间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派苦心经营的富国强兵事业宣告破产。
昔日同窗好友的牺牲,国家民族进一步被列强们欺压,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严复的心。
没有强大政治力量的严复,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救国主张。他先是在天津《直报》上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章,来表达自己变法自强的思想。
接着,他还苦心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震动了整个中国的知识界。
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只有通过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改变弱者的地位,才能在强者如林的国际博弈中生存下来。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问世,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甚至影响了几代人,这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界崇高的地位!
就连李克强总理都称赞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
由于《天演论》巨大的影响力,1898年光绪帝下诏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他写了长篇政论《上光绪皇帝万言书》,希望光绪帝效法西方,实行全面的变法维新。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戊戌变法的失败令严复心灰意冷,之后义和团运动爆发,他离开了北洋水师学堂。
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严复多次希望通过教育、行政、实业等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在此期间,他参加过汪康年、唐才常发起的“中国议会”,并被选为副会长;去天津主持过矿务工作;协助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今上海复旦大学),并成为复旦第二任校长……
除了这些工作,他还先后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也就是著名的《国富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耶方斯的《名学浅说》。
这几本书加上之前的《天演论》,是严复一生中最重要的八部译著。
“这八部译著,系统的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哲学等各方面的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为中国与西方接轨架设了一道坚固的桥梁。”
同时,严复汲取了古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例,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成为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相关文章
-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一场打出东北边境近二百年和平的雅克萨之战里,冰天雪地里的清军,重兵围困沙俄盘踞的雅克萨 ... -
浅说荒唐、昏庸的晚清海军教育
视野里只有操作技术,清国水师学堂只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技校生人才培养,乃海军建设至关重要的 ... -
慈禧第一次看见电灯是何反应?
在人们印象中慈禧太后是一个刁钻毒辣、自私自利、权利欲望极强的末世“女皇帝”,这只是由于 ... -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用兵如神,拒当汉奸
刘春霖,字润琴,河北肃宁人,自幼聪慧过人,读过的书,一遍就能背诵。光绪三十年,他在殿试 ... -
为何“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胜利?
实际上为中国与西方势力下一次交锋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雅克萨 ...
相关推荐
-
汉和帝刘肇的为政举措
汉和帝刘肇在诛灭窦氏戚族后励精图治,改变外戚擅权时的奢靡贪腐之风,促使东汉国力趋于极盛 ... -
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的政治举措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实现了“光武中兴”。在政治上加强 ... -
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在政治上的举措
赵恒,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 ... -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政治举措
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 ... -
八千年前的中国有朝代吗
说到朝代问题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有争议的,最近很多人也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的8000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