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李泌-四进四出的四朝奇人
李泌幼时有神童之称,6岁就受玄宗接见。15岁时身为太子伴读的他上书言事遭杨国忠陷害隐入道教。安史之乱时全力辅佐肃宗最终平定叛乱,功成之日再次选择隐退。代宗即位即招李泌回京,受权相元载排斥任杭州刺史。唐德宗时最终当上宰相。一生临危受命又懂得激流勇退,真乃奇人!
李泌的哲学思想
李泌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面,我们从哲学思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在哲学方面,李泌反对命定论。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记载,在建中元年(780),就有术士桑道茂上书德宗,说“陛下不出数年,暂有离宫之厄。臣望奉天有天子气,宜高大其城以备非常”。到了建中四年(783),德宗真的因兵变而逃往奉天。事后,德宗谈起此事时,认为这是命中注定,非人力可以改变。接着,李泌与德宗有一个精彩的对话:(李泌)对曰:“夫命者,已然之言。主相造命,不当言命。言命,则不复赏善罚恶矣。桀(误,应作纣)曰:‘我生不有命白天?’武王数纣曰:‘谓已有天命。’君而言命,则桀、纣矣。”帝曰:“朕请不复言。”(《新唐书,李泌传》)通过这段对话,可见李泌是一位头脑十分清醒的政治家,特别是在天命思想浓厚的古代,李泌的这一看法更为难得。他重人事、轻天命的思想是指导他政治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
李泌轶事
天宝十四载,李泌三月三日,自洛乘驴归别墅。从者未至,路旁有车门,而驴径入,不可制。遇其家人,各将乘驴马群出之次。泌因相问,遂并入宅。邀泌入。既坐,又见妻子出罗拜。泌莫测之,疑是妖魅。问姓窦,潜令仆者问邻人,知实姓窦。泌问其由,答曰:“窦廷芬。且请宿。”续言之,势不可免,泌遂宿,然甚惧。廷芬乃言曰:“中桥有筮者胡芦生,神之久矣。昨因筮告某曰,不出三年,当有赤族之祸,须觅黄中君方免。问如何觅黄中君?曰,问鬼谷子。又问安得鬼谷子?言公姓名是也。宜三月三日,全家出城觅之。不见,必籍死无疑;若见,但举家悉出衷祈,则必免矣。适全家方出访觅,而卒遇公,乃天济其举族命也。”供待备至。明日请去,且言归颍阳庄。廷芬坚留之,使人往颍阳,为致所切,取季父报而还。如此住十余日,方得归。自此献遗不绝。及禄山乱,肃宗收西京,将还秦,收陕府,获刺史窦廷芬。肃宗令诛之而籍其家。又以玄宗外家而事贼,固囚诛戮。泌因具其事,且请使人问之,令其手疏验之。肃宗乃遣使。使回,具如泌说。肃宗大惊,遽命赦之。因问黄中君鬼谷子何也?廷芬亦云不知,而胡芦生已卒。肃宗深感其事。因曰:“天下之事,皆前定矣。(出《感定录》)
相关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政治举措
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 ... -
状元的罪与罚
人生识字忧患始,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郎,又岂能洞悉日后政治与命运的覆手为雨。唐代状元贾 ... -
上官婉儿政治敏感 但无政治立场
上官婉儿为人聪明,深受武则天的喜爱。武则天晚年,她帮着宰相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中宗 ... -
李泌-四进四出的四朝奇人
李泌幼时有神童之称,6岁就受玄宗接见。15岁时身为太子伴读的他上书言事遭杨国忠陷害隐入道 ... -
唐代阎立本《孝经》图卷
唐·阎立本《孝经》图卷(原传南宋)辽宁省博物馆18.6×529cm绢本设色。阎立本虽因善绘事而 ...
相关推荐
-
汉和帝刘肇的为政举措
汉和帝刘肇在诛灭窦氏戚族后励精图治,改变外戚擅权时的奢靡贪腐之风,促使东汉国力趋于极盛 ... -
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的政治举措
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实现了“光武中兴”。在政治上加强 ... -
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期在政治上的举措
赵恒,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 ... -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政治举措
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 ... -
梨洲先生黄宗羲铮铮铁骨之言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山居杂咏》诗 ...